er50 6 盘条的组织与性能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轧三 ER50-6 盘条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1· 轧三 ER50-6 盘条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任翠华 (天津冶金集团轧三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1606)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津冶金集团轧三 ER50-6 热轧盘条的试轧生产情况,并通过抽样试验,对盘条的主要化 学成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盘条的质量能达到标准要求,拉拔性能和焊接性能满足客户要 求,表明了盘条的成分控制及轧制工艺设计合理可行。 关键词 ER50-6 盘条 化学成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Analysis of Microstrucrure and Properties of ER50-6 Wire Rod for Zhasan Company Ren Cuihua (Tianjin Metal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301606)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rial production of ER50-6 hot-rolled wire rod for the Tianjin Metal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Co. Ltd. Through the sampling test, it analyses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ire r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wire rod can meet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And the drawing and welding properties can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too.So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components in control and the design of wire rod rolling process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Key words ER50-6, wire rod, chemical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mechanics properties 1 前言 ER50-6 是碳钢氩弧焊丝,具有优良的塑性、韧性和抗裂性能,尤其低温冲击韧性较高。可用于各 种位置的管道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及弧焊,是制作新一代 CO2 气体保护实芯焊丝、埋弧焊、半连续、 自动焊接用焊丝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电力、汽车以及各类机械制造业,是国内外常用 的气体保护焊丝品种。随着我国焊接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和对焊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用户对 ER50-6 盘条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天津轧钢三厂根据自身设备条件,开始开发生产 ER50-6 焊丝 用热轧盘条。 2 轧制简述 2.1 主要工艺流程 轧钢工序主要设备为:加热炉,高速线材轧机、吐丝机、风冷运输线等。 主要工艺流程为:加热—高速线材轧制、水冷—吐丝—集卷—打包—成品入库。 ·2·  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2 轧制温度控制 由于焊丝用钢盘条中碳低、塑性好,为有效控制奥氏体晶粒度,从而获得良好的金相组织,应适当降低 轧制温度。根据 ER50-6 的钢种特点及试轧生产经验,将其开轧温度确定为 980~1050℃,并用粗轧 1#轧机 前处红外双色测温仪进行严格控制。 2.3 吐丝温度的控制 ER50-6 盘条理想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但由于钢中锰、硅合金元素的存在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使其“CCT”转变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推迟并延长了转变时间[1]。若工艺参数控制不当, 该盘条的金相组织中 可能出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 不利于拉拔加工,或者组织分布不均匀,出现带状组织或大量混晶。如图 1。 图 1 ER50-6 钢的动态 CCT 曲线 经过高线试轧,结果表明吐丝温度高于 900℃ 时, 组织中有较多的淬火组织;当吐丝温度降低到某一温 度范围时, 因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速度较快, 从而可以得到易于拉拔的 F+ P 组织。为此,最终将吐丝温度控制 在 800~850℃,并将线材头尾及未穿水的部分剪净。 2.4 冷却温度的控制 为了使奥氏体转变分解得到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 在控制吐丝温度的同时, 采用延迟型冷却工艺, 全部 加盖保温罩, 严格控制辊道速度。由图 1 可以看出,为避免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获得纯净的铁素体和 珠光体,根据 CCT 曲线,冷却速度应低于 1℃/s。 3 试验分析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