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IP工艺标准讲解—、定义二、圆柱体轴向引脚元件三、DIP/SIP器件与插座
DIP工艺标准
一、定义
二、圆柱体轴向引脚元件
三、DIP/SIP器件与插座
四、径向引脚元件
五、连接器
六、连接器引针
七、焊接
目录
一 定义
IPC-A-610E中产品等级的区分
1级:普通类电子产品
指包括那些以组件功能完整为主要要求的产品。
2级:专用服务类电子产品
指包括那些要求持续运行和较长使用寿命的产品,最好能保持不 间断工作但该要求不严格。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使用环境而导致故障。
3级:高性能电子产品
指包括以持续优良表现或严格按指令运行为关健的产品,这类产品的服务间断是不可接受的,且最终产品使用环境异常苛刻;产品在要求时必须能够操作,例如救生设备或其他关键系统。
二、圆柱体轴向引脚元件
1 .水平安装(方向)
图1
图2
√
×
2. 水平安装(高度)
·元件与PCB板平行,元件本体与PCB板面完全接触。
√
目标-1、2、3级:
·元件体与板面的间距不超过0.7毫米
可接受-3级:
C≤ 0.7mm
√
可接受-1、2级:
·元件与板面之间的最大距离(C)不违反引脚伸出(如下表)或元件高度(H)的要求。(H)是一个用户定义的尺寸。
制程警示-3级:
·元件体与板面最远的距离(D)大于0.7mm
缺陷-3级:
·元件体与板面的间距大于1.5mm
缺陷-1、2、3级:
·元件高度超过用户定义的尺寸(H)
·要求离开板面安装的元件与板面相距不到1.5mm
3. 垂直安装(方向)
·无极性元件的标识从上至下读取
·极性标识位于顶端
√
目标-1、2、3级:
·极性元件安装成长接地引脚
·极性符号隐藏
·无极性元件的标识从下向上读取
√
可接受-1、2、3级:
极性元件逆向安装
×
缺陷-1、2、3级:
3.垂直安装(高度)
·元件体或熔接珠在焊盘上方相距(C)1mm
·元件体垂直于板子
·总高度不超过规定值
C=1.0mm
√
目标-1、2、3级:
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要求
可接受-1、2、3级:
·元件体或熔接珠在焊盘上方间隔得距离(C)不超过
下表给出的范围
·元件引脚的角度不会导致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可接受-1级:
制程警示-2、3级:
·元件间隙(C)大于下表给出的最大值
·元件或熔焊珠间隙(C)小于下表给出的最小值
缺陷-1、2、3级:
·元件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元件高度不满足外形、装配和功能要求
·元件高度超出用户规定的尺寸(H)
·元件本体距离板面最少1.5 毫米。
1.5mm
4.高发热元件
水平安装
支撑孔
·非支撑孔,引脚成型或其他机械支撑防止焊盘翘起
非支撑孔需有支撑点
√
目标-1、2、3级:
·非支撑孔,引脚没有成型没有支撑点也没有其它机械支撑
没有支撑点
·元件本体与板面的距离小与1.5毫米
小于1.5mm
×
支撑孔
非支撑孔
缺陷-1、2、3级:
缺陷-3级:
·非支撑孔,引脚无弯折
×
垂直安装
·引脚成型或其他机械支撑防止焊盘翘起
非支撑孔
√
目标-1、2、3级:
4.高发热元件
·引脚没有成型也没有采用其它机械支撑
没有支撑点
非支撑孔
×
缺陷-1、2、3级:
5.元件引脚成型(弯曲)
引脚直径(D)或厚度(T)
最小内弯半径(R)
0.8mm
1倍 D或T
0.8mm至1.2mm
1.5倍D或T
1.2mm
2 倍D或T
最小内弯半径(R)
·引脚从元件体、焊料球或引脚焊接点延伸至少一个
引脚直径或厚度但不小于0.8毫米。
·引脚没有打结或断裂
·元件引脚的最小内弯半径满足下表的要求
L≥0.8mm
引脚直径(D)或厚度(T)
最小内弯半径(R)
0.8mm
1倍 D或T
0.8mm至1.2mm
1.5倍D或T
1.2mm
2 倍 D或T
可接受-1、2、3级:
可接受-1级:
制程警示-2级:
缺陷-3级:
·内弯半径不满足下表的要求
引脚直径(D)或厚度(T)
最小内弯半径(R)
0.8mm
1倍 D或T
0.8mm至1.2mm
1.5倍D或T
1.2mm
2 倍D或T
×
5.元件引脚成型(应力释放)
·引脚被成型以提供应力释放
·从元件体伸出的这部分引脚大致与
元件体主轴线平行
·插入孔的这部分引脚大致与板面垂直
·由于采用某种类型的应力释放弯曲
可能使元件体偏离中 心位置
可接受-1、2、3级:
5.元件引脚成型(损伤)
·元件引脚没有超过其直径、宽度或厚度的10%的刻痕、或变形。
√
可接受-1、2、3级:
·引脚的损伤超过了引脚直径的10%
·引脚由于多次弯曲或粗心弯曲产生变形
×
缺陷-1、2、3级:
·严重的凹印,如锯齿状的钳子夹痕。
×
缺陷-1、2、3级:
·引脚直径减少了10%以上
6.元件引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