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打破习惯之处阅读理解答案.docVIP

音乐中的打破习惯之处阅读理解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中的打破习惯之处阅读理解答案      音乐中的“打破习惯之处”      ①我们揣摩作曲家原意的时候,往往追随的“匠心”,也正是作曲家的凝神之处,而那里常常也会稍稍违反本能和套路。我猜,在音乐和任何历史、考古研究甚至翻译中,都有类似的规律:面对一个当事人,要留心他的习惯,还要留心他“打破习惯”之处;除此之外,还要留心什么是“他的习惯”,什么是“大家的习惯”。艺术创造中,那些表达心血之处,往往是打破习惯的点睛之笔,当然,对整体作品而言,不可能处处都打破习惯,而要在主体范围内依靠大家的习惯建构可期待的铺垫和背景,所以,那些闪亮之处,也许以喧哗的姿态,也许以悄寂的方式,成就艺术。      ②比如,读多了巴赫的管风琴作品,我就感到,那些深藏于普通形式之下的起伏,随时都出人意料,逼人出错,比如几条声部的对抗、微微扭曲和升降变化等等,绊脚石般埋在音阶之中——他永远在你意料之外。这些听上去雄健宽阔的作品,在细处同样充盈着生命,好比奔涌的血流营养着毛发,不肯苟且。这些作品是演奏者的噩梦,也是作曲家不朽的依托。类似的例子,在浪漫派作曲家中更多了,虽然他们不那么疯狂地写对位,但起码肖邦的无数小品都倾诉了这样的“生命存在”,比如双手节奏相错,和声若即若离地对答旋律;舒曼则可能逐一撤掉和弦中的声音,画出空白,坠入冷寂。音乐之能量,就释放于听者的习惯被“拉抻”的瞬间。      ③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例子。有一天我去听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格拉夫客座指挥本地乐团。他在音乐会之前的讲话,是我有史以来听到的最有启发的音乐介绍。他说你们觉得舒伯特最痛苦的是什么地方?别的听众大概跟我一样,当时想到的就是贫困、疾病、得不到承认、作品没法演出,等等。但格拉夫说,舒伯特心头的长久重压,是天主教的威势。舒伯特在天主教教堂长大,极有宗教感,同时又深恨教堂的权威,自少年起就有叛逆之心,所以终生内心挣扎不宁。他虽然自青少年时代就写弥撒,但从来没有过海顿、贝多芬那样深挚、发自内心的宗教感。      ④不过,生活和作品的联系,并不能一概否定。有时这样的联系好比铺在地下的轨道,偶尔露出一段、一角,但积累到一定程度,终于显得有迹可寻。格拉夫继续说,舒伯特在很多歌曲、交响曲中记录个人感受,这种心理现象可以从音乐中清楚地感觉到。他说舒伯特写的C大调弥撒(D.452)中的《信经》(Credo),在澎湃的乐队和人声之后,是舒伯特“最痛苦”的瞬间——音乐突然转向,变空,甚至坍塌了。指挥说,这很明显是一种心理体验,在“正常”的弥撒音乐中很少见。我后来又找了些舒伯特相关的弥撒乐谱看了看。我还找到了舒伯特的这句话:“人好比一个球,被命运和机会捉弄。”可是他也说过:“信仰是人进入世界时所持之物。信仰远早于知识和理解,因为理解总是来自相信。”毕竟,我们在舒伯特这里寻求的,不是对“信仰”的高明见解,而是通向信仰的足迹。这样的足迹,也许和一个普通信徒并无大异,只因其心理纠结成为音乐的养料,才引起后人的兴趣。      ⑤有时候,缺失、躲闪就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对“某个作曲家”和“当时一群作曲家”的区分和比较,对“某个作曲家的某个时刻”以及“他在这个时刻最想要什么”的关注,往往正能把握那本真之处。      15.从文中看,音乐大师们有哪些具体的“打破习惯之处”?(6分)      16.作者为什么补充舒伯特的关于命运和信仰的两句话?(6分)      17.文章最后提出说“往往正能把握本真之处”。请结合全文分析分析怎样才能把握本真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5.(6分)①巴赫:深藏于普通形式下的起伏。②肖邦:双手节奏交错,和声若即若离地对答旋律。③舒曼:逐一撤掉和弦中的声音,画出空白,坠入冷寂。④在澎湃的乐队和人声之后,音乐突然转向,变空,甚至坍塌。      16.(6分)第一句写命运的捉弄,第二句写信仰的执着。两句话的矛盾中写出舒伯特内心的重压和叛逆。这种心理纠结成为音乐的养料,与打破音乐习惯的创作密切相关。      17.(6分)留心他的习惯,还要留心他“打破习惯”之处;留心什么是“他的习惯”,什么是“大家的习惯”;关注“某个作曲家的某个时刻”以及“他在这个时刻最想要什么”。    ?

文档评论(0)

scj1122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605213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