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专职消防队.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专职消防队 2015-03-05 09:09:47??|??来源: 西宁晚 世界上最早的专业化公共消防队,诞生于中国的宋王朝。宋代城市化急速发展,在人口、民居、商铺密集的城市,火灾是大患,对于专业性的消防服务有迫切的需求。同时,宋朝也是极注重政府公共职能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支职业化的国家消防队率先出现在宋朝的城市中。 这支职业化的城市消防队,宋人叫做“潜火队”“火隅”,列入军队编制。由于宋代没有义务兵役,而是实行职业军人制度,当兵是志愿入伍、入伍即领薪的职业。潜火兵以灭火为职业,平日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是专业的消防官兵。 宋代的专业消防队最早应该出现在北宋的京城。据《东京梦华录》“防火”条记载,汴梁城内的街巷,每隔三百步设一所“军巡铺屋”,每所铺屋置“铺兵”五人,负责夜间巡逻。又在城中高处修建“望火楼”,楼上有人瞭望,楼下有官屋数间,屯驻“潜火兵”一百余人,备有“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等消防设备。一发现哪处起火,马上驰报,潜火兵即刻出动,“汲水扑灭,不劳百姓”。宋仁宗时,枢密院副使狄青家举行“夜醮”(祭拜鬼神),大举烛火。东京望火楼的瞭望兵见狄府“骤有火光”,以为发生火灾,不敢怠慢,立即拉响警报,很快一大队潜火兵赶到狄府,才知道原来是一场误会。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开封消防系统的反应之快。 南宋的临安建成了比北宋东京更为完善的消防机制。据《梦梁录》记载,南宋后期,临安街道每隔二百余步,设置一间军巡铺,每铺配置三至五名铺兵,夜间出来巡逻。又在城内修建望火楼,高四十尺,日夜驻兵瞭望,发现烟火即拉响警报。军巡铺与望火楼的主要功能是消防报警。宋政府还将杭州城内外划成二十三个消防区,各区设置一个“火隅”,各隅分别配备消防官兵一百至数百员,负责本区域内的灭火。“火隅”有点像今天的消防中队。 杭州还有七支直隶于临安府的潜火队,分别是水军队、搭材队、亲兵队、帐前一队、帐前二队、帐前三队、帐前四队,每队各配备一二百名消防官兵,负责全城的消防任务,相当于今天的消防总队。从其名字可以判断,南宋消防队的分工已经非常明确,有专门负责“搭材”的队伍,有专门负责喷水的队伍。 此外,还有一支由三百名殿前司精兵组成的潜火兵也归临安府统辖,这是当时最精锐的特种消防兵。 杭州城内外有二十三个火隅,七支潜火队,一支精锐特种消防兵,再加上驻扎在临安城外的消防部队,钱塘、仁和两县管辖的四个消防机构,算下来,城市人口超过一百万的临安府,共有专职的消防官兵五六千人。临安城人口繁多,民居接栋连檐,街道狭小,“多为风烛之患”,全靠这支专业的消防部队维护公共安全。 那么其他城市是不是也设立了专职的公共消防机构呢?当然。根据文献记载透露出来的信息,建康、会稽、泉州、静江等州府,均设有专业的潜火队、潜火衙兵。如《宋会要辑稿》载,南宋隆兴年间,建康府修建了一千间官屋,拨给各个部门办公使用,其中就有“潜火官兵”的办公室。到南宋后期,基本上所有州县城市及重要市镇都应该设置了专职的防火机构。 宋朝的消防队都配备了在当时来说堪称最先进的消防装备,这些消防器材全部由财政拨款购置、保养。当然,更值得我们赞叹的是,宋朝的消防作业,发展至南宋后期时,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备的制度。 望火楼瞭望兵一旦发现火警,立即敲锣拉响警报,白天以旗为号,晚上以灯为号,指明失火方位。在临安城,宋政府将城市划成几个防火警报区,并进行编码,如朝天门内的区域代码是三,朝天门外的区域代码是二,城外的区域代码是一,消防警报拉响后,消防官兵根据望火楼挂出的旗帜(或灯笼)数目与方向,便可立即判断出失火的大体方位。 潜火队得悉火警之后,必须即刻奔赴失火现场救火,不得有半点怠慢。原则上,哪个消防区发生火灾,由该区的“火隅”发兵扑火;如果火情严重,则需跨区调兵,或者出动临安府直辖的潜火队,乃至特种消防兵。 潜火队赶往现场救火时,享有一些特权,比如路遇高官,可不必避路让道。要知道,在古代,路上相遇,有民让官、贱让贵先行之礼,但潜火队可不受这一礼制约束。 ——到达救火现场后,潜火兵必须听指挥官号令,尽力灭火。如果表现出色,官府会有犒赏;若不竭力救火,则依军法治罪。如果潜火兵在救火过程中受伤,则由政府负责治疗并给予奖赏。 ——出于保护平民生命安全以及防止有人趁火打劫的考虑,宋朝曾规定,火灾现场不准平民自行进入扑救,后来发现这容易延误救火,因为潜火兵赶到现场毕竟需要时间,又修订了这一立法:都城救火,如果消防队未赶到,邻近的平民可以先组织救火。不过,发生在京城的火灾,通常是不需要平民动手救火的,因为潜火兵扑火,“须臾便灭”,“不劳百姓”。 ——救火离不开大量的水,如果起火地点附近没有水井、池塘、河流,则需要“水行人”协助。“水行”是宋朝的一个工商行会,经营商品水,拥有专业的运水装备与人力组织,所以在宋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x0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