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刀耕火种又称“刀耕火耨nòu ”,泛指原始耕种技术。当时使用的农具是木、石器。持续时间长,直到20世纪50年代云贵地区仍存在。在漫长的时间里,刀耕火种的形式不完全一样。总的说是石器伐树,火烧,最后播种。 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因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及其低下,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农耕使用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但由于他们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所以是自然经济。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结束。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3.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现在的小农经济土地是公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吗? 联系: 都是自给自足不为市场而生产. 区别: 原始和奴隶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不是小农经济。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对内) 清廷限制商人出海贸易的规定 出海人必须由地方官给照,守口官弁查验放行 出海经商之人必须于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 出洋商船载重必须在500石一下,只许用双桅,其梁头高度不得过1丈8尺,舵水人等不得过28名 每船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柄 清代《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 外国商人不许在广州过冬,不许乘轿,外国妇女不得进入广州城 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居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中,平时不准随意出入,每月可外出三次 中国人不得向外商借款或受雇于外商 中国人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中国人不准教授外国人汉语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含义:以农为本, 以工商为“末”,限制民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重视农业 限制手工业和商业 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思考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目的。 材料一: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dù]?也” 材料二:雍正帝:“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危及政权统治 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一、重农抑商(对内) 1、含义:重本抑末、重视农业限制并打击工商业 2、原因: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和封建统治 3、目的: 直接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 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一、重农抑商(对内) 4、表现: (1)战国:商鞅首倡——壮大了秦国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 (2)西汉:汉武帝 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加重征税 影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3)明清:继续推行 措施:实行专卖制度;征收重税; “贱商令” 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汉代:商人依然不能做官,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购买田地,而且需要向政府申报财产,交纳财产税。如果申报不实,被人揭发,全部财产就要被没收,还要被罚戍边一年。???? 手工业者被视为“贱民”,与商人一样,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权利和国民资格是不完整的。 5、 影响: (1)积极:促进小农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2)消极性: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导致中国社会落后。 烧房抢粮的倭寇 阅读下列材料,明朝为解决倭患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为什么实行? “海禁”政策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二、“海禁”和“闭关锁国”(对外) 1、明朝“海禁”: (1)原因: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含义: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允许外商来华贸易, 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 材料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闭关锁国政策 二、海禁和闭关锁国 2、清朝闭关锁国 (1)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广州十三行作为政府特许的经营对外贸易机构) (2)原因: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占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