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P项目融资的难点是什么?
据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1期显示表明:截止2016年1月31日,共用6997个项目进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总投资需求81322亿元。可见,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地方政府推广PPP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项目落地情况却不容乐观,签约率低的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改观,其中原因之一是PPP项目融资难。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作为一种公私合作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机制,由于PPP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政策制度尚不健全,所以金融机构对PPP项目融资热情不高,暂持观望态度。其中既有源于PPP模式的内部原因,也有制约融资的外部因素。下面将试着从内外两个角度对PPP项目的融资难题进行分析,明晰PPP项目融资难在何处。
内部原因
作为一种有助于提升公共事业生产效率的长效合作机制,PPP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掣肘其从金融机构融通资金。
(一)期限长
PPP项目的存续期一般为20-30年,甚至有99年的,相较于一般项目,持续周期较长,项目施行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方面,流动性不足会增加PPP项目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会考虑到融通资金的安全性,出于审慎性原则,对资金投放的审核机制更为严格,要对项目做尽职调查和评审,复核项目的可行性。
(二)风险大
PPP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组成项目公司(SPV),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双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对于资金方而言,与原有的政府直接提供服务相比,政府信用转变为项目公司信用,由于参与项目的社会资本资质良莠不齐,导致PPP模式的信用风险加剧。金融机构会对项目执行中的现金流、资产处置等加以限制和监控,以减少融资风险。
(三)收益低
结合公开招标和现已落地的PPP项目,不难看出,目前中国PPP项目的收益率不会太高。确实,现有的PPP项目多为长期微利项目,收益率基本上在6%-8%左右,有的甚至还未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市场上缺乏优质项目的抱怨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方难以获得超额收益,能够承担的资金成本相对有限,自然难以吸引金融机构为项目融通资金。
诚然,PPP这一属性决定了项目期限长、风险大、收益低,投资PPP难以获得房地产那样的暴利,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期限、风险和收益问题是所有金融机构为PPP项目融资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事情都是相对的,PPP项目的投资标的较为明确,未来现金流稳定,与养老金、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完美匹配,在全球低利率、资产配置荒的环境下,为资金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向。
外部原因
PPP项目遭遇融资困境除了自身存在一定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作用。
(一)融资方式单一
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可知,现存的PPP项目多以债权融资为主,股权融资相对不足。传统的商业贷款是债权融资的主要模式,国际PPP项目常用的项目贷款未能得到充分运用。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目前尚未建立项目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难以实现以项目未来收入和资产为质押的银行贷款。虽然银监会发布了《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但实践中,以项目未来收益和资产为担保的项目融资方式并不多见。2.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还是习惯于躺着挣利差,创新动力不足,加之股权结构设计、股权退出等难题未解,导致股权融资在融资过程中运用甚少。如此单一的融资方式导致融通的资金量极为有限,相对于PPP项目的巨量投资,可谓是杯水车薪。同时,以商业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利率过高、周期较短,难以适应大多数PPP项目收益低、周期长的特点。
(二)抵押増信不足
近年来,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关注并学习PPP,但是在收效甚微。商业银行因其近年来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飙升、不良贷款率激增,导致其在信贷投放过程中更为谨慎,至今商业银行对PPP项目的放贷流程、评审标准和担保要求与传统放贷无异,较为严格。这主要是源于PPP项目抵押増信不足,首先,项目资产的权属不清,一般约定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其次,项目公司对项目土地只有使用权,需经政府同意,才可对使用权进行抵押;最后,PPP项目多为在建项目,存量资产短缺,很难满足商业银行的抵押要求,令原本艰难的融资之路更为曲折。目前,农业银行积极创新,率先印发《关于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信用业务的意见》,考虑到PPP项目大多涉及公益性资产不能用于抵押,应创新担保方式,以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设定质押。但是该方案仍处于探索阶段,特许经营权质押才刚刚开始,适用性较低。
(三)法律争议未解
当前,由于PPP上位法缺失,PPP模式存在着许多不明晰的地方,各方各执一词,争议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资产所有权问题,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明确规定“BOT业务所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HT 3539-2019《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报批稿).pdf
- 供应链管理岗晋升述职报告2025年深蓝色极简商务模板.pptx VIP
- DS solidworks培训资料大全-SolidWorks入门.pdf VIP
- 特灵HDWA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 HDWA-PRC003-ZH 20200803.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优质课件.pptx
- 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夹心板材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题型举一反三.docx VIP
- 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指南 .pdf VIP
-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