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 1 经阴道超声近宫底处横切面声像图:显示一肌性低回声与子宫前后壁相连 图 2 经阴道超声子宫纵切面(左图)及横切面(右图)声像图:右图显示肌性低回声将子宫内膜切割 图 3 经阴道超声子宫纵切切面声像图:显示宫内膜被分割成两部分 典型病例 2 患者女,32 岁,G3P2,半年前人流,后月经量少。超声所见:子宫内膜连续性中断,可见带状低回声连于子宫前后壁(图 1- 图 3)。 图 1 和图 2 经阴道超声子宫纵切面声像图:可见一低回声带将宫内膜分成两部分 图 3 经阴道超声子宫横切面声像图:箭头所示为宫腔粘连带 典型病例 3 患者女,32 岁,G2P1,主诉月经量少、腹痛。既往有人流病史。超声所见:子宫内膜连续性中断,可见带状低回声连于子宫前后壁(图 1~图 3)。宫腔镜证实为宫腔轻度粘连 图 1 经阴道超声宫底横切面声像图:可见低回声的宫腔粘连带将子宫内膜切断 图 2 和图 3 三维超声清晰显示粘连的位置及范围 有研究通过宫腔的三维成像或者宫腔超声造影,可使宫腔和内膜病变显示更清晰,据报道可将宫腔粘连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0%,对宫腔粘连的位置、数量、范围能够直观的显示出来。 典型病例 4 患者女,19 岁,G2P0,主诉停经 8 周伴阴道流血。2 年前曾有引产史。超声所见:宫腔可见多条低回声带(图 1~图 3) 图 1 和图 2 经阴道超声子宫纵切面声像图:可见两条低回声粘连带(光标处所示)将子宫内膜切割,使之连续性中断 图 3 三维超声更清楚更直观显示粘连的位置及范围 典型病例 5 中年女性,不孕 TET周期前一周期监测内膜,多次“薄”,本周期再次排卵期监测  超声诊断:1.子宫内膜薄,内膜面粗糙,宫腔粘连           2.子宫肌层静脉曲张  老年女性 80岁 40岁前闭经 宫内节育器前方积液,宫腔下段闭合 宫腔粘连带并宫腔积液 宫腔粘连专题知识宣讲 宫腔疾病 宫腔疾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粘连,葡萄胎,以及内膜相关病变等等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它不是真正的肿瘤,以40~50岁多见,它的形成与过高的雌激素刺激有关。  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表现:  (1)二维声像图:宫腔内可见不均匀低回声光团或增强回声光团,异常 回声团多为水滴状或类圆形,也可呈不规则形,轮廓显示较清晰。在内膜较厚时,可见内膜形态不对称,在不同回声内膜的衬托下,息肉与正常内膜间界限清晰可辨 。子宫内膜基底层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楚,无变形。合并宫腔积液时可显示息肉及其蒂。 (2)彩色多普勒表现:子宫动脉及子宫肌层的血流信号无明显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其内膜及宫腔内不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少数病例可从内膜基底层相当于息肉蒂部的地方显示点状或 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连续到瘤体内 。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入阴道。  内膜息肉与子宫粘膜下肌瘤鉴别:  1.粘膜下子宫肌瘤多为圆形,子宫内膜息肉多为水滴状、舌形;2.粘膜下子宫肌瘤回声可有衰减,子宫内膜息肉无衰减;3.粘膜下子宫肌瘤致内膜基底层变形或中断,子宫内膜息肉则内膜基底层完整无变形。4. 彩色多普勒:粘膜下子宫肌瘤彩色血流丰富呈“彩球状,子宫内膜息肉少数息肉蒂部可见条状或者点状血流信号。 宫腔粘连               前 言  由于医源性宫腔操作的增多,比如无痛人流,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 在目前全面放宽二胎政策的大环境下,宫腔粘连以后可能作为孕前超声检查的重点之一。 定义 宫腔粘连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子宫内膜破坏而引起的宫壁相互粘连,可导致女性出现腹痛、闭经、月经过少、不孕和流产等症状。       病 因  正常情况下子宫腔的前后壁虽然紧贴,但由于内膜是完整的,即使月经时子宫内膜剥脱,只要基底层未受损伤,一般不会发生粘连。可以说任何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的因素均可导致宫腔粘连的发生。包括妊娠相关因素和非妊娠相关因素。 与妊娠相关的导致宫腔粘连的因素约占 91%,常见于妊娠后的宫腔操作,包括人工流产术、自然流产的刮宫术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等。由于妊娠子宫壁较软,刮宫时容易将子宫内膜基底层刮掉,产生术后宫腔粘连。 非妊娠因素引起的宫腔粘连约占 9%,包括子宫内膜结核、子宫肌瘤挖除术、诊断性刮宫术等。 因此对宫腔操作术后出现月经异常(痛经、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的患者,都要考虑宫腔粘连的可能,也有部分患者没有症状,仅有自然流产史。        临床表现  宫腔粘连的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_(4).PSSE编程环境与语言.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6).PSSE高级功能与优化.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3).Python在PSSE中的应用.docx VIP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_(24).未来电力系统趋势与PSSE的发展.docx VIP
- 既有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方案(已审批).doc
- 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ppt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5).PSSE案例分析与实践.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