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带翻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jì)。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释 ①建康:今江苏南京。 ②遥岑:远山。 ③玉簪:碧玉簪。 ④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皆形容远山秀美。 ⑤断鸿:离群失侣的孤雁。 ⑥吴钩:指吴国制造的一种兵器。 ⑦流年:流逝的时光。 ⑧倩:请托。 ⑨红巾翠袖:代指美人。 ⑩揾:擦拭。 译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楚地一片清秋,水光连接天边,秋色无边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jì)。 我向远山望去,山都皱着眉,仿佛在向我倾述着无限怨恨。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面对着落日,我一个人独立楼头,听着南飞鸿雁来来往往的声音。 主题思想 通过描述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自己渴望北伐而不得的虚度光阴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词大约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是借登临周览以抑郁悲愤之情。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写出了没有人了解他雄心壮志的苦闷。词的下片借归典抒怀:他决不愿学晋代的张翰为了贪恋家乡鲈全味美就想归隐,更鄙视像三国时的许汜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只可惜时光流逝,恢复中原汪是无望,他的忧国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词中深刻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悲愤情绪。下片连用三个典故,正反两面见意,用张翰之典,既有故乡难归之慨叹,也有不忍置国事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这正是作者性格的两个重要方面。许汜之典,对那些只知购田买房自私自利的官员表示极大的鄙夷之情。结尾六句抒发举世皆浊我独醒,世无知已之深慨,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遥相呼应,章法谨严。本词写尽英雄失路之感,如垓下悲歌,动人心魄。全词借景抒情,意境悲壮而深曲,或比兴,或用典,贴切灵活,豪气浓情,沉郁淋漓。 用典作用 使立论有根据 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委婉表意 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 减少语辞之繁累 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典故之种类有三,即明典、暗典、翻典 明典者,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 暗典者,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 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 。 *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军事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写作背景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我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吴钩看了又看,将楼上的栏杆都拍了数遍,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不要说鲈鱼脍的鲜美,西风吹,我却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归去。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我更不愿像许汜那样求

文档评论(0)

189****6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