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塔在历史中的发展和演变简述
摘要:古塔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古塔千姿百态,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和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而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关键词:古塔、历史、发展
古塔的起源
在不同的资料和文献中关于古塔的起源有不同的介绍和描述,但是普遍学者还是认为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76年),使臣赴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遇到天竺僧人巡叶康腾、竺法兰 竺法兰,东汉僧,中印度人。,把他们迎到京城洛阳。第二年,汉朝廷在洛阳为两位僧人修建了一所寺院,因为来时一路上用白马驮载了佛经、佛像,寺院就以白马命名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白马寺是我国第一所佛寺,中心的主要建筑是一座木结构的大方塔。从白马寺开始,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寺和塔密切联系着遍及各地,凡有佛寺的地方大多有塔。而且由于后来的塔多用砖石砌筑,比寺院更加坚固,往往寺院毁坏之后很久,塔依旧屹立原地,保留着历史的遗迹 罗哲文:《古塔摭谈》,《文物丛谈》
竺法兰,东汉僧,中印度人。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罗哲文:《古塔摭谈》,《文物丛谈》1982年第3期
涅槃: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 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
塔的故乡在印度,它是佛教的产物。据佛经故事,释迩牟尼涅架之后,弟子阿难等人将他的遗骸火化,烧出了色泽晶莹、击之不碎的珠子—舍利。众弟子在各地修建坟家,将舍利分葬。每处都修一个台子,台上建一个覆钵形的坟,坟顶立一根尖刹。这种建筑汉译窣堵坡 窣堵坡,又称窣堵波是源于印度的塔的一种形式,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比较普遍。、浮屠、浮图等等,晋宋时期的译经人造了一个“塔 葛洪:《字苑》
窣堵坡,又称窣堵波是源于印度的塔的一种形式,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比较普遍。
葛洪:《字苑》
蔡华:《中国古塔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四川水泥》2015 11-0081-01
塔在中国的发展
塔传入我国近二千年,它的初型有少量保存,大量的是发展演化得来的新形式。从建筑艺术史的角度看,外来因素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而且持续了如此长的历史时期,这无疑是莫大的收获,值得用专门的篇章来描述,当然也值得我们作一番浏览。而我们首先还可以指出,塔的功能,塔和佛寺的相互关系等,也是经历了许多变化的 罗哲文:《古塔摭谈》,《文物丛谈》1982年第3
罗哲文:《古塔摭谈》,《文物丛谈》1982年第3期
以洛阳白马寺为最早代表的佛寺建筑格局,把塔作为主体,塔是寺院的中心,也是僧侣诵经礼佛的中心。这样的格局有文献记载可以考查,但实物在我国已经失存。现在我们还能从东邻日本保存的古代佛寺看到这种遗制。日本的飞鸟寺 飞鸟寺:是一座日本最古老的正式的寺庙。是由苏我马子为其所祈念于596年兴建成的。、四天王寺、法隆寺 法隆寺:
飞鸟寺:是一座日本最古老的正式的寺庙。是由苏我马子为其所祈念于596年兴建成的。
法隆寺:又称为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
罗哲文:《古塔摭谈》,《文物丛谈》1982年第3期
蔡华:《中国古塔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四川水泥》2015 11-0081-01
另一种塔在中国留存的并不多,他就是斜塔。比较著名的便是虎丘塔。在1954年的时候,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帧 刘敦桢(1897.9.19-1968.5.1),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教授亲自参加虎丘塔的勘察工作,并且专门撰写专文,详细介绍了虎丘塔。虎丘塔,又称云老寺塔。为七级八面.内外二重.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是中国著名的斜塔。据大献记载,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历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意义。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400余年。被建筑学家称为“中国的比萨塔” 比萨斜塔:意大利
刘敦桢(1897.9.19-1968.5.1),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
比萨斜塔:意大利 \t /item/_blank 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 \t /item/_blank 钟楼,位于 \t /item/_blank 意大利 \t /item/_blank 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 \t /item/_blank 奇迹广场上
赵春斌:《虎丘塔》,《建筑工人》1997年第1期
在历史进程中,中国的能工巧匠运用我国原有的楼、阁、亭、台建筑技艺,建造出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古塔。从形态结构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