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发展的内涵: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二)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2、心理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4、“关键期”问题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1、描述 2、解释 3、预测 4、控制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年龄跨度大,采取特殊方法。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法 (一) 横断研究设计 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大多采用此方法,又称横向比较研究。 1、优点:适用性、时效性。 2、缺点:人为的联结性、组群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 是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也称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⑴能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⑵便于揭示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⑴时效性较差; ⑵被试容易丢失; ⑶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一般是先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着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之又称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遗传决定论) 1、心理发展受遗传因素决定。 2、心理发展的过程只是受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3、环境(包括教育)只是起一个引发作用。 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环境决定论) 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2、片面的强调和机械的看待环境因素的作用。 3、否认遗传因素的作用。 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1、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 2、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 3、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都拉,社会学习论) 1、观察学习 2、替代性强化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二)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三)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头:教学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必须定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相互作用论)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发展是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二)心理发展建构说 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图式 同化 顺应 平衡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是认知结构的单元 认知结构的发展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心理机能实现 平衡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趋势,是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的对立统一。 同化(assimilation):指主体将外界刺激纳入到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adaptation):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新的客观变化。 (三)心理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 2.经验: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 (1)物理经验 (2)数理逻辑经验 3.社会环境:指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生活、社会传递、文化教育、语言信息等。 4. 平衡过程(equilibration):是主体内部存在的机制 皮亚杰认为如果没有主体内部的同化,顺应机制,任何外界刺激对儿童本身都不起作用。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连续论和阶段论的统一。 (一)与心理发展不平衡性的统一。 (二)与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关系的统一。 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逐渐能够协调感知和动作,通过感知和动作来理解并影响周围环境。 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