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报告、记录、调查、处理、统计事故,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省、市及上级单位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特制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事故是指公司所属单位发生员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燃气泄漏事故和其它安全事故。
第四条 事故的报告、应急、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各类事故,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第五条 公司设立事故报告和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和处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第二章 职 责
第六条 公司设立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委员会,负责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等综合协调工作。
公司安全保卫部为事故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公司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公司运行部、技术设备部、工程部依据各自的职责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事故进行管理。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事故中伤亡人员待遇的落实,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工伤保险和工伤伤残等级鉴定的管理工作及对责任者的考核、处理;
公司纪委监察部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事故的处理进行监察;
公司工会参与事故的调查,并负责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
公司其他部门参与职责范围内的事故调查处理。
第三章 事故分类及等级划分
第七条 安全事故类别。
(一)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单位员工和单位外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
(二)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公司及所属单位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三)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不包括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
(四)燃气泄漏事故是指因燃气设施发生泄漏,造成着火、爆炸、人员中毒、死亡的事故。
第八条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具体细分为三级:
一般事故A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B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C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者1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四章 事故报告
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所在(管辖)单位应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及安全、运行等部门报告,并在24小时之内将书面事故报告送至公司安全保卫部。
第十条 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向公司上级机关有关部门报告。
(一)一般事故A级以上的事故和较大事故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之内由公司安全保卫部向上级公司安全部门和市政府、市安全办、市建委等部门报告。
(二)重大及以上事故,在事故发生后30分钟之内由公司办公室向上级公司安全部门和和市政府、市安全办、市建委等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为所属单位服务的承包商发生伤亡事故,都应按上述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及时续报。
第十二条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第十三条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五章 事故应急与救援
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最先发现者应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事故所在(管辖)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十五条 发生事故后,按照事故级别,事故单位和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六条 事故现场的重要证据应妥善保护,任何人不得破坏现场、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培训资料.doc
- 煤炭采购评标办法教材课程.doc
- 煤炭发热量测定说课讲解.ppt
- 煤炭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教学教材.doc
- 煤油-水冷却器设计管壳式设计说明书文章培训讲学.doc
- 煤制油与煤化工生产工艺课件讲课资料.ppt
- 猕猴桃简介(植物学)培训课件.ppt
- 灭火器维护保养教程文件.ppt
- 灭火战斗行动教学文案.ppt
- 灭菌参数复习课程.ppt
- 春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6529T 0006—2025).pdf
- 《智能安防中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标准》.pdf
- DB4201T 738-2025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技术规程.pdf
- DB4205T 137-2024资丘独活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
- 《养老机构旅居养老服务规范》.docx
- DB4205T 142-2025天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pdf
- DB4201T 731-2025货车不停车超限超.pdf
- 《中医护理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部分:督灸》.doc
- DB4212T66-2024稻-克氏原螯虾-蛋鸭生态种养技术规程.pdf
- DB4201T 732-2025草莓种苗立体繁育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