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etal Forming Lab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李榮顯 教授 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飛機引擎板件液壓成形之液壓可成形性與製程分析研究考評成果報告 *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 計畫主持人:李榮顯 教授 合作企業:寶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計畫目標 * 飛機引擎板件之製造需透過沖壓、焊接、細部整形等三十餘道次完成。 以液壓成形製程進行板件預成形,可簡化現有生產製程。 利用延性破壞準則,可在設計階段預估材料在液壓成形過程中是否發生破壞,省去傳統試誤法所耗費之成本。 * 二、板材可成形性分析 可成形性試驗 傳統之可成形性試驗,至少需要八組不同外形試件,才能建立材料完整之成形極限曲線。 本計畫僅透過拉伸試驗與自由鼓脹試驗,即可預估出材料之成形極限曲線。 實驗結果建立之破壞軌跡線 鼓脹前 66 MPa 56 MPa 58 MPa 60 MPa 單軸拉伸試驗 輥軋方向 0度 45度 90度 自由鼓脹試驗 * 成形極限圖 Author Year Ductile fracture criteria form Oyane 1980 莊偉倫 1990 本計畫 2011 本計畫提出之延性破壞準則 可較準確預估第一象限破壞軌跡線 * 自由鼓脹試驗 液壓鼓脹有限元素模擬 驗證有限元素模擬與液壓鼓脹試驗是否吻合 以延性破壞準則進行破壞點預估 等效應力分布圖 鼓脹前 66 MPa 56 MPa 58 MPa 60 MPa * 三、製程參數分析 作動方式: 管件置於模穴中 合模 升壓 參數設計 初始胚料以具截面幾何變化之圓錐管進行製程參數分析。 以相同時間下,破壞能量累積值為目標值,對L9田口直交表進行望小特性分析。 參數 說明 水準一 水準二 水準三 P 升壓速率(kg/cm2?s) 67.3 47 87 Pmax 最大壓力(kg/cm2) 210 300 150 Do1 截面1管外徑 6.6 6.8 7.0 Do2 截面2管外徑 12.4 12.3 12.1 D01 D02 * 參數最佳化結果 總和SN比 A B C D 水準1 26.20 29.60 43.32 23.07 水準2 28.12 23.23 31.10 22.15 水準3 24.57 26.06 4.47 33.67 能量值累積百分比 S/N比 最佳參數組合 13.89% 17.14 第8組 17.17% 15.3 最佳參數組合為A2B1C1D3,其中Do1的貢獻度最高。 Do1位置為產品中截面開始變化處,Do1較小可減少合模後該處的積料。 Do1 Do2 側視圖 * 轉角處 轉角處為鼓脹後厚度最薄的地方。 轉角處受到鼓脹而朝向第一象限前進 破壞線 四、結果與討論 * 路徑趨勢影響延性破壞準則的選擇 破壞線 破壞處 破壞線 * 製程參數最佳組合 最佳組合之破壞點位置與第2組位置接近,但能量累積較慢,材料可於較大的液壓力下成形。 * 透過材料試驗與延性破壞準則可評估出材料的可成形性,建立出管材HA-188成形極限圖。 延性破壞準則考慮材料成形的應力應變資訊以及應變路徑,透過估算材料的破壞應變,可更準確預測材料之延性破壞行為。 利用田口直交表分析搭配有限元素模擬可有效找出最佳參數組合。可取代傳統試誤法,節省開模時間與費用。 經由本計畫之製程設計法則不但可提供製程工程師做設計製程之依據,並可減少此產品一半的製程道次。 本計畫所發展之成形極限圖建構技術相對於傳統建立成形極限曲線所需之材料與工時較少,可節省約67%時間與50%成本。導入本計畫研發的技術,該公司每年可節省該產品之製造成本約44萬。 五、結論與成果效益 *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Metal Forming Lab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李榮顯 教授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