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预案
一、事故类型危险性分析
1、事故类型分析
加油站主要负责机动车辆加注油工作。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加油站的主要设施包括埋地油罐、加油机及所属工艺管线、消防设施,配电设施等。其主要危险是火灾爆炸、容器爆炸、中毒等不安全因素。我加油站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汽油、柴油等易燃液体。
2、危险性分析
油品的性质:加油站主要对社会车辆提供车用燃料油,即各种汽油、柴油。汽油、柴油均为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渗漏、易产生静电和具有一定毒性的液体物质。
油品的危险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
危害程度的范围:以加油站为中心,50m为半径的建筑物、设备及人员有受到危害的可能。
对建筑物设备危害程度的预测:汽油、柴油一旦着火,具有爆炸后的燃烧可能,燃烧中又有爆炸的特点,并且伴有较强的震荡、冲击波和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汽油造成的火灾具有强烈的突发性,高热辐射性及燃爆转换发生的特点。对建筑物、设备有较大的破坏力。
对人员危害程度的预测: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人员会导致轻度中毒、急性中毒、吸入中毒、轻度烧伤、严重烧伤及生命危险。
主要危险部位是:加油现场、卸油作业区、配电室、变电柜。
3、主要物质危险性分析
3.1汽油
汽油是轻质石油产品的一大类,是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臭味,主要成分是四碳至十二碳脂肪烃和环烷烃,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是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分馏或由石油重质馏份经裂化而制得,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三大类。加油站所用汽油主要是车用汽油。
1)理化性质
熔点<60℃,相对密度0.7-0.79(水=1),燃烧热4351KJ/Kg,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闪点-58℃~10℃,爆炸极限1.3~6%(体积比),引燃温度415~530℃,最大爆炸压力0.813Mpa。
2)对人体危害
汽油可经吸入、食入或皮肤吸收造成中毒,损害健康。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肠胃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3)急救措施
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4)防护措施
汽油的生产过程要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呼吸系统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眼睛一般也不需要特殊防护。空气中油气浓度高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5)泄漏应急处理
一旦系统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时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6)消防措施
汽油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或高温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7)储存措施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3. 2 柴油
1)理化性质
本品为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熔点-18℃,沸点282-338℃,相对密度0.87-0.9(水=1),本品易燃,引燃温度257℃,闪点38℃,其它数据无资料或无意义。本品主要用作柴油机燃料,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物呼吸系统。
2)对人体危害
本品侵入途径为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