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书信的怀念散文
对于书信的那种怀念,源自于我心中对亲情友情那份深深的眷恋。
时光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话早就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手机也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品。传真,网络的快捷和普及,通信的方式越来越灵活越方便了。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一个传真就搞定了,有多少缠绵的情话相思只要煲电话粥就够了。嫌电话浪废钱就到电脑视频聊天,不光可以说,还可以看。想要发信件,只要手指轻轻一点鼠标,一封电子邮件就发出去了。还没等你手指抬起来的时候,可能对方的回信你就已经收到了。那份的快捷和方便,省却了多少心焦的等待和漫长盼望。现代化的通信方式使我们真的拥有一个地球了,即便是给大洋彼岸的人发邮件也是转瞬即到快捷方便得很,所以就很少有人再用纸笔去费心劳神诉说情怀了。
尽管发邮件聊天快捷方便,但这种快餐似的通信方式还真令我感到不尽如人意。不说那冰冷的打印纸就像是一个模样冰冷的面孔,就是那千篇一律的字体就失去了很多读信时的那份情趣。更何况是这些转瞬即逝的邮件谈话聊天记录如过眼烟云,再也没有那种相思时就翻检开来看看那些旧时信件的温馨。那些旧信件,只要一看信封上的字迹,不用看署名,就知道是谁的来信,就油然升起那份亲切,读了令人心里感到温暖。
翻检着那逝去的美好岁月,重读昔日那温馨亲切的话语,品味着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那书信字里行间洋溢的真诚,热情、纯朴、挚爱、温暖,就是至今每每读起来仍然时时撞击着我的心扉,令我感到无限的籍慰。
对书信最初的记忆当属是我在孩子的时候。当时我们家在农村,村子里会写信的人不多。很荣幸的是,我父亲是过去老国高毕业生,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文化人。不光过年的时候几乎半个村子人家都要买上红纸到我家里来找父亲给他们写春联,更是平时哪家的人要给外边的亲人写信,或是哪家人有外地书信来到,他们几乎都是来找父亲给代笔代读。记得当时父亲给他们写信的时候,总是他们先口述完后,父亲执笔,写完后再给他们读信的内容。虽然我听到那些信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套话,但是每个人都如获至宝般捧着那些父亲写好的信回家,再买上八分钱的邮票寄到外地。谁家来信了,十有八九也是喜滋滋地给父亲拿来,父亲就有声有色地给他们读信,有听不懂的地方还要给他们解释。那时候,他们听着心就是有悲有喜,会根据每封信的内容看到村里人不同的表情了。毕竟当时只有书信是人们联系外界唯一的方式,电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整个村子里就一部电话还是摇把子,有事情想打长途电话根本行不通。打电报又太贵了,一个字就要一角多钱,一个字的钱够我们农民买一斤酱油了。所以人们就只有靠书信来维系远方的亲情友情,家书抵万金真就是对当时人们的一种真实写照,我也就对书信的神奇很心驰神往。
我就是在父亲给村里人写信读信的熏陶中,不知不觉地对语文很感兴趣,对作文也很感兴趣。自己经常练习写信,家里的人谁也不知道我在练习写信,更不知道我会写信了。记得我写得最成功的一封信就是给我一个远在沈阳的叔伯哥哥,写信向他要小人书。那些年,我们文化生活特贫乏,没有什么电视收音机之类的东西,就是演露天电影也是一个月轮不到一次,十里八村演一场电影也要跑着撵着去看。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看小人书了,就是连环画。村里有的人家生活相对富裕些,就能给孩子买几本连环画。我们家经济条件不行,就很少有新的连环画。我羡慕小伙伴的新连环画,羡慕他们有的攒了很多连环画。我知道我一个叔伯哥哥在沈阳,他们家里有很多连环画,我就背着大人给叔伯哥哥写信讨要连环画。在信发出去之后,我就觉得自己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小秘密了。每天放学后都要往大队跑,看看有
没有我的回信,因为每天我们村里的信件都是邮递员给送到大队的。
记得许多年后我听到一首歌,是唱一个人等信件的心情,“每天在等邮差,我盼去又盼来,走过我家门外不见他进来,为什么啊,为什么啊,你总是让人空等待空徘徊……”当多少年后听到这首歌,我觉得这首歌就像是为我写的似的,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当时我盼信等信的心情。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会不会有我的回信,会不会答应给我小人书,但我毕竟有了一个小秘密,有了一个美好的希望。当一个厚重的邮包从投递员的手中递到我家门时,我真兴奋得有点无法形容了。邮包真写我着的名字,还是挂号,要有我的手戳盖章才能给我。当时我只上小学三年级怎么会有手戳,记得我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后来还是邮递员给我出主意,到大队盖上公章才把邮包给我。当时的那些小人书真使我在小伙伴中找到了一种成功的优越感,大人们也很羡慕我能给人写信,我的小人书几乎全村的人都看过了。从那以后,我的书信的水平也在不断增长,很多村人再给外地的亲人写信时,父亲没有时间就由我代劳了。我就对书信有了一种非常地亲近感,觉得书信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事。
真正能用书信表达我自己心声的还是读高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