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风“芭玛”天气过程分析以及数值模拟实验
姓名: 亓 晨
学号: 台风“芭玛”天气过程分析以及数值模拟实验
亓 晨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研究生三队 211101)
1 台风“芭玛”概况
2009年第17号超强台风“芭玛”(0917号)9月29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30日迅速加强为台风,10月1日加强为超强台风,10月3日13时50分,“芭玛”首次登录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晚上入海后迴旋少动。5日中午突然360度大转弯又折回到3日登陆地点。7日“芭玛”一度减弱为热带低压,而后却又重新加强为热带风暴,再次西进挺进南海。10日,在南海海域,它再次减弱为热带低压,并缓慢向西行进,靠近海南并逐渐加强,12日09时50分在海南万宁市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风速为23米/秒(9级)。14日以热带风暴强度登陆越南,直到10月14日23时,中央气象台才停止对其编号,它是影响我国的长生命热带风暴之一。一般热带气旋生命期在3~8天左右,但是芭玛在16天的生命史中,它路径诡异,强度反复无常,在菲律宾,海南及越南多次登陆,给菲律宾,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等地带来狂风暴雨,菲律宾数百人丧生。本文用天气学原理对台风登陆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WRF模式进行一次数值实验,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结果对台风进行初步的分析。
2 天气形势分析
2.1天气图
500hPa 700 hPa
850 hPa
限于篇幅,我以韩国气象厅提供的10月4日00时(UTC)天气图做简要的分析:500hPa西太副高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48区,一部分在海上。海上副高呈东西分布,脊线位于大约北纬30度,西脊点位于东经135度附近,受其南侧东风气流引导下0918号茉莉台风缓慢向西移动。54区东亚大槽的加深,有利于经向环流的维持,整个大陆中高纬地区逐渐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西北冷空气的不断向低压区输送,从而使下游冷槽加深发展,这种大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台风降水的维持,使得台风不断的产生凝结潜热释放。使得台风稳定发展。菲律宾群岛以东的同时存在0918号台风,孔宁谦等分析1960~2002年南海中北部TC强度突变,发现这种双台风型往往造成南海中北部TC强度突然减弱。因此芭玛台风在此期间稳定少动。由500hPa分析可知,副高断裂,芭玛台风维持在两高(西太副高和大陆高压)两低(东亚大槽和0918号台风茉莉)之间。处于热带辐合带中。从700hPa上可以看出南支槽前引导的西南暖湿气流,无论是热量还是水汽输送,对台风的维持非常重要。对于850 hPa
2.2卫星云图
在9月30日18时可见光云图中可以清晰看到在云带的曲率中心处和眼区出现一整片稠密云区,在台风北面有一气旋性扰动云系,说明有一大片强对流云区,云区内的对流活动加强,云系色调变白,同时卷云区的面积在增大,说明低层有强辐合,高空有强辐散。在气旋性对流云的南侧表现有一些向外辐散的卷云线,说明风的垂直切变很小。
10月3日12时的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台风外螺旋带以北的锋面云带呈东北-西南走向,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侧云系散乱,台风云系东侧受东面茉莉台风气旋型环流的作用,东半部的云系减弱消失,稠密云区集中在台风西侧。
10月4日12时锋面云系与台风十分接近,部分云系连接在一起,台风明显受大陆高压阻挡,西太副高东移。台风云区呈“6”
10月5日受中南半岛大陆高压和西太副高的相互影响,台风维持在两高之间。太平洋副高明显东移,在57-58区高空槽前西南引导气流控制下,芭玛有东移的趋势。台风南部(南海上空)外螺旋带有明显的辐合带云系,说明海水表面温度较高。有利于台风的进一步发展。
3 模式试验设计和物理过程方案
3.1 模式实验设计
本文选用的是WRF3.1版本,试验采用NCEP的最后分析(FNL)资料,每日4次水平分辨率为1×1度的分析场为第一猜测场。空间网格采用二重嵌套的高分辨率设置,粗网格分辨率为15KM,网格点数为65×42。细网格分辨率为5KM.,网格点数为168×84。模式中心点为14°N, 122°E,垂直方向取28层,模式顶为100hpa,模拟时间从2009年9月28日00时(UTC)至2009年10月15日00时。单向嵌套。由于时间和科研条件有限,本文仅做了一次数值模拟试验。采用的物理过程为:Bett-Miller-Janjic积云参数化方案,微物理过程采用Lin等方案,Eta Mellor-Yamada-Janjic TKE行星边界层方案,近地面方案采用Eta similarity方案,陆面过程采用Noah陆面过程方案,每
4数值模拟结果
4.1台风路径模拟
台风路径实况
路径模拟结果
将模式第一层嵌套输出每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实施细则.doc VIP
- 15J401 钢梯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 2.4米的鱼缸设计方案.pptx VIP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课件.pptx VIP
- 康复中心运营方案.pptx VIP
- 大模型前沿技术及未来应用展望(面壁智能 2024)PPT(53页).ppt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大题突破01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8大题型)(原卷版).docx VIP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2024版).pptx VIP
- Q 320583 KSHG 005-2017_食品包装用硅油纸.pdf VIP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