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泄泻的中医调护
目录
一、腹泻的概述
二、腹泻的病因病机
(一)、西医腹泻的病因
(二)、中医的病因病机
三、中医辩证
(一)、辩证论治
(二)、辩证施护
五、我院儿科的中医特色治疗
概述
西医病名定义
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概述
中医病名定义
中医将腹泻称为泄泻是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的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症。
古代以大便溏薄、次数稍增者为泄,大便清稀、量多如水而直下者为泻,现在统称为泄泻。
概述
年龄:6个月—2岁,1岁者约占50%;
季节: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的病因
中医的病因
脾胃虚弱
感受外邪
内伤饮食
病机
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合污而下,致成泄泻。
分类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按病程分:
按病情分:
分类
1、风寒泻
辨证论治
证候 大便清稀夹泡沫,色淡,臭气不甚,肠鸣腹痛,腹部喜温喜 按,常伴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轻咳咽痒,唇舌色淡,舌苔 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
化湿和中。
辩证施护
(1)病室应避风,患儿出现腹痛、肠鸣时,腹部宜保暖。
(2)兼有恶寒发热者,可艾灸神阙穴,每次10~15分钟;也可用暖脐膏加丁香、胡椒粉各0.5g敷于脐部,或用食盐60g,生姜、
大葱各9g炒热,布包后
熨肚脐,可散寒止痛。
2、湿热泻
辨证论治
证候 泻下急迫,水样或蛋花汤样,夹有粘液,色黄褐,味臭秽, 腹痛阵作,肛门灼红,伴发热,烦躁,口渴,呕吐,纳差,尿 短赤,身倦,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辩证施护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可用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菜各15g煎水代茶饮。
(3)兼发热、口渴欲饮者,可予绿茶、白糖、细盐适量泡水频饮。
(4)臀部及肛周皮肤发红灼痛者,可用黄柏10g煎水外洗后,涂上青黛膏或氧化锌鱼肝油。
3、伤食泻
辨证论治
证候 粪便酸臭如败卵,夹食物残渣、奶瓣,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纳呆恶食,嗳气酸腐或呕吐乳食,夜卧不宁,手足心热,舌苔厚腻,脉滑实有力。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辩证施护
(1)宜控制饮食,待各种胃肠道症状缓解后再进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忌食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可用炒焦米煮稀粥服食,必要时禁食。
(2)伤于肉类者煎服山楂15g;伤以面类者煎服炒莱菔子10g,炒麦芽15g;伤于谷类者煎服鸡内金、炒神曲、炒谷麦芽各10g。
(3)出现腹胀时,可做腹部按摩,或艾灸神阙,
4、寒湿泻
辨证论治
症候:大便稀薄如冰,淡黄不臭,腹胀肠鸣,口淡不渴,唇舌色淡,不思乳食或食入即吐,小便短少,面黄腹痛,神疲倦怠,舌苔白厚腻,指纹淡,脉濡。
治法:温脾燥湿、渗湿止泻。
辩证施护
(1)可给予生姜糖茶饮服。
(2)中药宜热服。
(3)推拿疗法:补大肠,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每日1次。
推三关
5、脾虚泻
辨证论治
证候:大便稀薄,色淡不臭,夹有不消化的乳食,多于食后作泻,面色萎黄,神倦乏力消瘦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病程迁延,时轻时重。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辩证施护
(1)注意腹部保暖。
(2)可用丁香粉0.5g、肉桂1g加入小膏药中,制成膏剂,贴于脐部。
(3)可食山药粥或健脾八珍糕等健脾利湿之品,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6、脾肾阳虚泻
辨证论治
证候:久泻不止,粪质清稀,完谷不化,病程缠绵不愈,甚或脱肛,面色白,精神萎靡,肢冷畏寒,纳呆,消瘦,睡卧露睛,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辩证施护
(1)饮食宜热而软,少量多餐。
(2)采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揉二马、揉外劳宫、清补脾、平肝等。手法频率约150-200次/分,每日操作1次。
(3)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日1~2次。
我院儿科中医特色治疗
我院儿科中医特色治疗
我院儿科中医特色治疗
该疗法可调整胃肠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我院的中药制剂
敷贴疗法
我院儿科中医特色治疗
(1)体针疗法:刺足三里、三阴交
发热加曲池;
呕吐加内关、中脘;
腹胀加天枢;
伤食加刺四缝。
针灸疗法
我院儿科中医特色治疗
(2)艾灸疗法:隔姜、隔盐等温灸神阙、中脘、关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docx
- 立柱桩施工方案.docx VIP
- 碧桂园北湖项目营销策略提报 -房地产-2024-.pptx VIP
- [云南]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0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
- 09J940 皮带运输机通廊建筑构造.pdf VIP
- BSI MDR Requirement 欧盟MDR要求培训课件.pdf VIP
- 13《精卫填海》课件(共32张PPT).pptx VIP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全文).docx VIP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简答题库(含答案).pdf VIP
- YS_T 582-2013电池级碳酸锂.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