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历史与书写励志.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徜徉历史与书写励志   一   历史小说是历史和小说的结合,历史必然要真实,而小说则是虚构的,这两种看似矛盾的事物在历史小说里的共存,是历史事实和故事叙述的统一与融合,因此,历史小说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充分发挥作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历史小说的魅力所在。基于此,作家首先要解决历史观或者历史意识问题。历史观的差异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也是作家个体观念方面的。从文化方面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观是周期循环历史观,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周期的循环性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批判总结之上的,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进步的,向前的。就个体方面来说,东方的胡适先生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在穿透历史事实的过程中,永远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在看,用自己的脑袋在想,因此,历史永远是“自己史”。西方的克罗齐则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具有“史”的原始性,同时也必然具有“当代”意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都在写着自己的“当代史”。   正因为如此,不同时期不同作家创作的历史小说,常常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意识和文本面貌。鲁迅、郁达夫的历史小说充满浓厚的文化批判意识,陈翔鹤借笔下的历史人物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与时代合流的精神立场,姚雪垠的《李自成》和凌力的《星星草》则充满强烈的政治激情,政治性、阶级性意识突出。20世纪90年代影响深远的唐浩明的长篇历史小说则善于在错综复杂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冲突中塑造历史人物,传达历史意识。   与史学家不同,历史小说历史观的确立,必须借助于文学的表达,小说终究是文学。文学是一种具有强烈个体精神性的产品,它体现作家个人的自我意识,表达独特的情感世界。所以说,历史小说是小说,而不是历史;是个人作品,而不是客观实录;历史小说的核心是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的观念的表现,而不是事件记录。作家选择什么样的历史人物,选择历史人物生命历程中的哪些事件进行叙述,采用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衡量人物,评判历史,这些都内在地取决于作家的历史观。那么,许焕杰选择蔡伦作为其小说的主人公,其历史观何在?   小说采取历时性的叙述方式,以蔡伦个体成长的线性逻辑来叙述人物。蔡伦一生,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年的家乡生活、成年的宫廷生活、老年的回乡生活。这三个阶段的逻辑体现在,幼年的家乡生活是铺垫,成年的宫廷生活是主体,老年的回乡生活是拓展。蔡伦在故乡受到的教育和熏陶,给他打下了良好的人生基础。他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蔡佚伕早先读过太学,为当朝翰林贾逵先生的弟子,后又游历大半个中国,曾为王府幕僚,可谓满腹经伦”,母亲“伍氏为南门伍家大户人家的女子,个儿不高,却端庄贤淑,知书达理。”蔡伦从四岁开始,就跟父亲主修古文经典,还兼习练帖、习画、雕刻等。蔡伦在家乡接受传统私塾教育,道德为先的教育内容,励志向上的教育方式,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育理念,使得蔡伦从幼小时候就接触到了中国文化的精粹,并培养了勤于思考的习惯。比如通过学做竹简,奠定了发明造纸的最初动机。而接触到赫蹏这种东西,了解到它的构成,则使他对这种书写物的认识又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才辈出的历史氛围,传统文化的英雄传奇,如创耒的神农、隐居的张良、民族英雄屈原,乃至文化传说中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充满反抗精神的共工和矢志移山的愚公等,激励着他的梦想和抱负。   老年的回乡生活安排在蔡伦献纸仪式之后,轻便廉价的“蔡侯纸”在洛阳推广开来,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纸做的书册、风筝、龙灯、狮子……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文明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将造纸术推广到全国,朝廷要求“每个郡、国3-5人,分数批,每批十五至二十天,全面跟班学习造纸”,这些人“经验收合格方算脱师,准予毕业”。根据朝廷敕令,“各州所属郡、国务必派精明的匠师在一年内学会蔡侯所发明之造纸术,尔后将其技法再向各县推广,一年后朝廷将派巡察大员前往各郡县巡察,将根据各州落实之状况,给予奖惩。”朝廷这样的安排,是要将造纸术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然而,民间的情形究竟怎么样呢?政策是否得到了落实?民间造纸工作如何铺开?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到了什么程度?蔡伦此刻所想到的首先是家乡,“卑职十二岁多一点离开家乡,一生未能为父母尽孝,为此常怀内疚矣,若能把造纸之术传到家乡去,以此来祭奠父母的在天之灵,回报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卑职之心足矣!”可见,蔡伦此番回乡,具有双重含义,以探亲、修养的名义,做一次工作巡查,看民间造纸之事是否得到推广和落实。   伟大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使蔡伦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在黄市,蔡伦游览张良洞,从前代伟人的人生际遇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今古英雄,惟有留侯识进退;历代君主,岂独高祖负忠良”。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