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从青年导师到创业天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小平:从青年导师到创业天使    徐小平的最新身份是天使投资人。      在北京最繁华CBD的办公室见到他时,谈起刚刚上市的当当、优酷,他出口就是一堆数据,似乎是华尔街专业投资人。      这个当年新东方出国咨询教父,正在数百封邮件中挑选下一个“心动”的项目。过去不到五年里,他动用一千多万美元、一口气投资创办了三十多家公司,他可能是中国天使投资人掏自己腰包最多、创建公司数目最多的一个。      20XX年1月,他会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布,邀请一百名美国名校学生领袖和创业者回国参加他主办的创业论坛,同时,推出自己的天使基金:“真格天使基金(Zhenfund)。”      “天使投资是什么?”他双臂伸开做翅膀状上下扑腾:“天使投资者就是创业者的天使,在创业者只有一个想法和无限雄心却急需资金把这个想法做出来、证明其可行的时候,给予他们资金上的支持。”他对《中国周刊》记者说。      一个青年导师转变为天使投资人,或者,还是一个凭兴趣所致的投资人,这里面有什么逻辑?      第一笔投资      投资故事从20XX年5月开始。当年,徐小平在新东方内部转让了一点股份。第二天去杭州演讲,一位杭州民办学校的小伙子来找他,跟他谈创业的想法。      小伙子要做电子杂志,梦想“给每个中国人做一本”。“他说得天花乱坠。我本身就是天花乱坠的集大成者,所以我是一般不会被别人的演说打动。”徐小平开始很冷静,但是听着听着,就被商业计划之外的东西感动了。眼前的浙江青年,出生在农村,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名牌教育,却有着强烈的奋斗意志和创业的冲动。“从他身上,我闻到一股浙商的气息,有那种坚韧、执著和疯狂劲儿。他曾经为了一个项目,自报家门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团中央去谈合作。我被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      徐小平问他,电子杂志怎么赚钱呢?对方回答,还不知道。两个多小时,徐小平反过来滔滔不绝给对方出主意,告诉他应该怎么赚钱。于是,他平生第一笔100万元的天使投资项目就这样敲定了。      故事的开头都很相似。当年,哈佛大学的学生扎克伯格在天使资金资助下成就了Facebook。20XX年,他成为美国《时代》杂志的年度封面人物。      而徐小平天使的第一个开山作品现况如何?他顿了顿,有点遮遮掩掩地:“还真不知道呢……”随即承认,“Facebook没做成,faceboot倒是有一点。”Boot是靴子和被踢的意思,徐小平为自己创造的新词得意而哈哈大笑。      “天使投资主要是投人。人包括人品和专业能力。这个兄弟,没有在互联网工作的经验,更不懂技术。所以,从专业能力的角度,这个项目是不该投的。”      不过,他并不后悔。“投他,是出于对他奋斗精神的赏识。尽管项目没有起来,但我还是为支持过他而感到骄傲。假如这个家伙有新的创业计划,我可能还会投他。”      不成功的故事还有一个。徐小平在自曝这个案例之前反复强调,这不是投资,只是资助,不能算在他的投资项目里面,否则“拉低我的成功率”。      那是一位女士,谈起自己的计划时,讲得激情四溢。非常容易冲动的徐小平却不为所动,认定她的项目决不可能成功。但这位女士愈挫愈勇,反复约见徐小平。“生来最不会拒绝别人”的他,出于对这位女性创业者的尊重和保护,就带了一位专业投资者,希望这位朋友出面,“从专业角度否定她的计划,让她不要做梦”。      但结果很让徐小平意外。这位女士的执著居然打动了专业投资人。投资人在对项目摇头的同时,对她表示了敬意。这位创业者也许什么都没有,但她确实有一个非做不可的梦。      就是这个梦,让徐小平五味杂陈。他回去想了想,打电话给这位女士,决定给她20万元,但,“这是赠款,不是投资。我给你钱的条件,是你不能说我是你的投资人。”      天使投资人的声望在于项目的成功率。明知这个项目一点机会都没有,徐小平给钱的心态,“只是一种慈善和赞助”。      “我丢得起这20万元,但是丢不起这个人。搞投资的朋友如果知道我连这样的项目都‘投’,大家会笑话我的,从此就没人相信我的判断力。”徐小平对《中国周刊》记者解释。      黑暗1994      那位女士为创业寻找资金的艰难,唤醒了徐小平自己忧伤的往事。      徐小平曾经一模一样的,迫切地需要有人给他20万元。      那是1994年。38岁的徐小平拎着箱子出现在北京的机场,他从加拿大回来了,正急切地希望践行一个梦想。      拿着北大一位朋友10万元的“投资”,他在北师大招待所里租了个房子,开始谱写自己的创业狂想曲。他本科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留学读的是加拿大音乐学硕士,留学岁月里,他写了好多留学生活的歌曲,现在回国,想做自己的唱片公司,当“大陆的罗大佑”。      徐小

文档评论(0)

scj112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305713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