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度春秋一颗红心育春蕾——来安县水口镇中心学校杨太和老师先进事迹.docVIP

三尺讲台度春秋一颗红心育春蕾——来安县水口镇中心学校杨太和老师先进事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尺讲台度春秋 一颗红心育春蕾 ——来安县水口镇中心学校杨太和老师先进事迹 事迹简介:杨太和,1985年参加工作,在农村小学教育这片热土之上已经默默耕耘了30个春秋。他把满腔的热忱献给了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今年,他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盘突出症,疼痛常常折磨的他浑身颤抖、大汗淋漓,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但他始终咬牙坚持。正是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 正文:杨太和,1960年5月出生,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来安县水口镇中心学校六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从教30年的匆匆岁月中,杨太和老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甘为人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辛勤工作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的敬佩、领导的认可、家长的信赖。先后获得“来安县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连续15年年度考核优秀,被来安教育界传为佳话。 教育战线上的“老黄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始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自律,以师表形象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工作上,他勇挑重担,任教3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30年,先后送走十多个毕业班。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育、教学和学生身上。 2014年9月1日,新学期开始,由于学校师源不足,年届55岁的杨老师主动请缨,再次担起了毕业班六(4)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重担。但刚刚开学不久,他就发觉腰部疼痛。面对班上六十多个孩子求知的眼神以及家长们的信任和期待,他忍痛坚持着。上课时,病痛常折磨得他大汗淋漓,浑身发颤,而每次他只能用右拳猛力捶打腰部,以此缓解疼痛感,却不愿意请假休息。直到有一天,他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坐卧皆痛,他才去医院检查。经诊断,他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建议他动手术,他却说“我不能影响工作,寒假再做吧!”,老伴要求他在家中静养休息,他总说再等等,学校领导动员他回家养病,他却说:“我没事,能坚持……” 开学三个多月来,杨老师从来没有落下过一堂课,甚至没迟到早退过一次,而放学之后却要在老伴的陪伴下到镇上一中医诊所按摩针灸,缓解病痛。就这样,在学校、家庭、诊所三点之间,每天早早晚晚,都有一个孱弱而又坚强的身影穿梭在其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杨老师正是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传承着“老黄牛”精神。 班级管理中的“有心人” 作为一名老班主任,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业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在教育学生时,他常说:“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自己首先做到不断学习、忘我工作,刻苦钻研教材教法;他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和劳动;他叮嘱学生遵守纪律,自己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校规……就这样,再调皮难管的学生到了他的手里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他不仅成为了学生的一面镜子,更成为了学生们的知心朋友。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细致周到的工作,他所带的六(4)班多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班集体”、“先进班级”。 2013年12月8日(星期日)晚上八时许,学校接到县教育局紧急通知:受雾霾天气影响,为了确保学生安全,教育局决定星期一放假一天。学校接通知后要求各班主任立即到校打电话通知所有家长。 就在班主任们纷纷赶往学校的同时,李海洋校长却心急如焚,因为五(4)班的班主任杨老师迟迟没有到场。杨太和老师家住渡口村,那是水口镇最偏远的村。李校长一次次拨打电话试图和杨老师联系,但电话总是打不通。 外面浓重的雾霾像乌云,似烟尘,灰蒙蒙的一片,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天阴沉沉的,像是要把地面上的一切都吞没似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一个身着军大衣、手推摩托车的身影出现在了校门口,他正是杨太和老师。原来刚出家门,他还可以借着摩托车的灯光勉强缓慢地骑行,虽然看不清路,却可以隐约参照路旁的树木摸索前行。过了一会,越走越远,路两旁的树越来越少,车子行驶起来也就越来越困难。当走到田埂上,走到低洼处,一棵树也没有了,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眼前是一片灰白,什么也看不见。他心里明白,现在骑车行走十分危险,一旦摔倒,后果不堪设想。可是班上六十多个孩子因为今晚没有及时通知,就可能给他们明天的出行带来危险。想到这,杨老师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雾霾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蹚着往前走,途中一次次连人带车跌倒,又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继续前行。虽然是冬季,但几经周折,杨老师已浑身是汗。庆幸的是他安全地摸到了学校,只是摔坏了手机。到校后,他连忙挨个打起了电话,直到深夜11点,才把60多个孩子的电话全部打完。 孩子们心中的“忘年交” 杨太和老师深深懂

文档评论(0)

159****65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