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小兵张嘎》教案范例三篇.doc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小兵张嘎》教案范例三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小兵张嘎》 教案三篇 篇一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在抗日战争中游击队的英勇精神,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机智和爱憎分明。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并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以及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机智和爱憎分明。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自学、交流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背景资料 2、学生:搜集抗日战争中有关小英雄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小英雄,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吗?(如把敌人引入包围圈而牺牲的王二小,巧送鸡毛信、机智勇敢的海娃……)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兵张嘎》的故事,从而引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通读课文,感知张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小兵? 2、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学生自读,并把生字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分小组读课文,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4、现在,你能说说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小兵吗?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小兵张嘎哪几件事?哪一件事写得最详细? 2、从第一、第二件事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张嘎? 3、读6—11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感知张嘎这一人物形象。 4、交流:你找到了哪些重点词句?它们分别表现了张嘎的什么品质? 【重点词句: ①、“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快预备饭啊!” ②、“说时迟……栽在台阶上。” ③、“就连老鹰抓小鸡也……飞身扑过去,一下就……抢在手里。” ④、课文三处写到小兵张嘎对手枪的喜爱、渴望。】 【张嘎的品质: 聪明、机智、勇敢,爱憎分明】 5、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词句,深入感悟张嘎的品质。 (四)、总结拓展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读过哪些关于抗日战争的小英雄的故事?与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痛失奶奶 嘎子身世- { } 略写 成为小兵 机智 小兵张嘎— { } 勇敢 诱敌进屋 爱憎分明 勇斗鬼子- { 巧妙周旋 } 详写 机智夺枪 篇二 这篇课文选自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文章选取了小说前8章节的内容,但有较大的改动,主要是将一到七章节的内容浓缩为前5个自然段,简单写了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情景和奶奶死后他成为小侦察兵的经过。从第6自然段开始,重点叙述了他与区队长一起消灭日本鬼子这件事:诱敌进屋、与鬼子巧妙周旋、协助战士消灭鬼子、夺得渴望已久的手枪……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叙事详略得当,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的形象。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读懂本篇课文的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是比较容易的。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落实高段的阅读训练目标,在文章的布局谋篇中注意详略得当,同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学习作者通过符合人物个性的特色语言、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突出嘎子鲜活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教师重点检查“冀”、“淀”的读音,注意“嘎”的字形识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关键词句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表达效果,感受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 3.感知课文在布局谋篇上有详有略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将重点内容写详细的,初步探究文章为什么要有详有略。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朗读课文,借助教材中的“课文链接”对《小兵张嘎》这部儿童小说和小嘎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教师认真阅读《小兵张嘎》这部儿童小说,观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选择有关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储备。 3.教师认真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年段特点,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 2.揣摩关键词句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表达效果,知道作者是怎样将重点内容写详细的,并引导学生初步探究文章为什么要有详有略。 五、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词句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初步探究文章为什么要有详有略。 六、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检查预习,找准起点。 1.出示课题。 2.学生读课题。 3.出示“嘎”字在字典上的三个读音及其解释,进行选择。 * 嘎(ɡā) ①(~~〕象声词,形容鸭子、大雁等的叫声。 ② 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 * 嘎(ɡ) 京剧唱腔里,唱出的一种音叫嘎调。 * 嘎(ɡǎ) ①乖僻,脾气不好。 ②调皮。 4.课前你们预习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学习本课的起点。) 5.抽查问题。 ①本课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什么地方?(提问的目的,一是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二是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了解学生对生字词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