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钢丝谈起—平衡问题.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走钢丝说起—平衡问题; 走钢丝,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用《卖油翁》里面的话说——“唯手熟尔”。 第一是胆略,没有经过锻炼和磨砺,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胆子的,走钢丝的第一要诀就是“胆子大”。 第二是平衡,在钢丝绳上完整滴走下来,对人身体的平衡性要求很高,借用一根杆子更有助于达到平衡。 第三是处理特情的心理素质。从开始练习,就要锻炼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一旦出现失手,能做到尽可能的有效应对 ;而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就是平衡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个视频;看完这个惊险的视频相信大家也替他捏一把汗,那么大家对走钢丝有什么认识了呢?; 有“高空王子”之称的美籍加拿大人科克伦,曾于1995年10月28日上午,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手握10m长杆,头顶蓝天白云,足踏细细钢丝,居高临下375m,迎着瞿塘峡口的三级微风,健步跨越了640m宽的江面,成为从钢丝上跨越长江三峡的世界第一人。今年9月24日晚上,科克伦又轻轻踩上一根挂在上海浦东两幢大楼之间、高度为110m、长度为196.4m的钢丝,迎着每秒三到四米的东南风,稳步向前走去,18min后,顺利抵达终点。科克伦在如此危险的高空走钢丝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充分运用了力学原理。;他手里握着的那10m长杆是钛合金制成,重约250N,并用特制的背心使金属杆的重量均匀地分在两肩上。这10m的长度,这250N的重量,它包含着丰富的力学道理。;(1)金属杆的重量必须是科克伦能较轻松承受的重量。由惯性知识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其保持原有状态的惯性也越大。科克伦由于附加了金属杆,使得他的总质量增大,因而其惯性也随着增大,从而使科克伦保持平衡的稳定性增加了。 (2)由于附加了金属杆250N的重量,使科克伦对钢丝的正压力增大,据f=μN可 知,科克伦脚下摩擦力也增加了许多。而科克伦正是利用脚下的摩擦力来精确调节自己重心的位置,使身体的重力垂直通过位于脚下的钢丝轴心(物体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其平衡状态最稳定)这额外增加的摩擦力大大增加了他调控自己重心位置的能力,并阻碍了他的身体左右方向的晃动。 ;(3)当金属杆横截面积一定时,由其长度的增加所决定的纵向截面积的增加,能加大空气对金属杆的阻力作用,而这种阻力作用使得科克伦沿钢丝绳前进时的平衡性得到了加强,并进一步阻止了他身体的左右晃动,这就是杆为什么有10m之长的科学道理。 (4) 金属杆是科克伦应付紧急情况的护身符。如风力加大等偶然事件在途中出现,使身体重心偏向钢丝绳的一侧时,金属杆就变成了他的救命之杆。这时,他必须紧急启用又一力学原理: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对支点的合力矩为零时,该物体保持转动方面的平衡。这一原理说明的就是:当他身体重心偏向一侧时会有一个使身体绕 钢丝绳翻转的重力矩产生,这时若及时使长杆在水平方向向另一侧移动,就可产生另一个相反的重力矩来使身体保持平衡。 ;;那么 走钢丝拿竹竿是什么原理?;1、不管任何物体,要保持平衡,物体的重力作用线(通过重心的竖直线)必须通过支撑面(物体与支持着它的物体的接触面).如果物体重力作用线不通过支撑面,这个物体就要倒下来. 2、根据平衡的道理,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始终要使自己身体重力作用线通过支撑面,这支撑面就是钢丝.钢丝很细,给人的支撑面极小、使身体重心恰巧落在钢丝绳上就很难,身体随时有倒下去的危险.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当身体摇晃要倒下时,人们往往摆动两臂,使身体重新站稳.两臂的摆动,是在调整重心作用线,使之通过支撑面,以恢复平衡.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也常常有这样的动作.杂技演员走钢丝,当然也必须伸开双臂左右摆动来掌握重心,保持平衡.他们手中还常拿着长长的竹竿,或者花伞、彩扇等,这些物品起着“延长手臂”的作用,是帮助身体平衡的辅助工具. ;;;;下面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呢?一起讨论一下;THE END THANKS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