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 第四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专制主义的强化 ★“法令出一”——皇帝制度 ★君权与相权——相权的削弱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地方行政体制变化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补充 ★选官制度的变化 ★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 雪 毛泽东 汉武帝 秦始皇 唐太宗 宋太祖 成吉思汗 1280年元朝完成大一统之后,建立四大汗国。。其版图东北抵鲸海(日本海)和朝鲜半岛中部,北至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南接尼波罗(今尼泊尔)、缅甸、越南,东南临海,幅员极为辽阔。 朱元璋 康熙 慈禧 “法令出一”——皇帝制度 历代都以维护皇权、服务皇帝为基本原则。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影响 具随意性 独断性,影响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弊端 皇帝集全国行政、司法、军事于一身 体现 读史有感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 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 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 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情况表: 姓名 离职原因 任职时间 窦婴 免职 1年又2月 许昌 免职 3年又8月 田蚡 去世 3年又9月 薛泽 免职 7年又6月 公孙弘 去世 2年又4月 李蔡 畏罪自杀 3年 严青翟 畏罪自杀 2年又10月 赵周 下狱死 2年又7月 石庆 去世 8年又3月 公孙贺 下狱死 12年又2月 刘屈氂 下狱腰斩 1年又2月 田千秋 (汉昭帝时去世) 2年 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3人.其中除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之外,有4人被免职,2人畏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 1.秦 2.西汉 4.宋代 君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分散和削弱。 3.隋唐 (三公九卿) (频繁换相;中外朝制) 趋势 (三省六部制) 君权与相权——相权的削弱 元朝 (沿用宋制) 5.明朝 6.清朝 2.汉武帝时中外朝制度 皇 帝 提拔的人才 亲信的将领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中朝 外朝 有事上报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尚书省 门下省 皇帝 中书省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审核机构)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特点: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政事堂 4.宋 ①设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职权 ②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权力 ③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 (1)丞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 过程: 影响: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 朱元璋 5.明 明太祖曾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2)内阁制度的形成 过程: 影响: 6.清:雍正设军机处 时间:雍正 直接目的:西北军务的需要 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军机处特点: 简(机构简单) 精(人员精干) 速(办事效率高) 密(地处内廷) 秦汉---元朝地方行政的设置概况 行省的设置 县 州 府 路 行省 元 县 州 路 宋 县 州 道 唐 县 郡 秦汉 地方行政体制 朝代 元代的行省 台湾: 澎湖巡检司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趋势 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2、理藩院:蒙古、新疆、西藏 3、改土归流: 元代(土司制度)——明代(改土归流)——清代(大规模)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秦朝:中央和地方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2、汉朝: 地方——刺史监察地方政治 中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3、历代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而且其权力越来越大。 4、评价:一定程度规范执政;实际效能有限 特 点 实行时间 科举制 察举制 世官制 选官制度 1、概况 先秦时期 官位世袭,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由官吏察访合适人才,至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时期 是一种考试选官制度, 2、建立选官制度的目的 强化专制统治,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评价 ? 察举制的评价: 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选考的对象和内容,还是选考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隋文帝时开始试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