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执法如山历史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敢说真话、敢斗邪恶、为民请命的包青天。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秉公执法的人,如汉朝的张释之不畏权势,不徇私情,故当时有“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美谈;明代的海瑞,一生刚直不阿,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南包公”;清代的于成龙,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贪关闻之色变,百姓称之为“于青天”。
这里讲述一个比包拯更早的人物,他执法如山,留下了“南山可以改移,此判终无动摇”的美谈。
话说唐开元初,京兆尹李元接到唐玄宗的指令,让他去疏决三辅。京兆这个词古书上经常出现。汉代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当时汉武帝刘彻将京师长安周边的地域划分为三个区域,“尹”就是太守的意思。唐代以雍州为京兆府,设置了京兆尹,京兆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京兆尹就是当时京都长安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所谓京,就是极大的意思,兆则表示数量众多。用京兆这个名,可以显示出一个大国之都的气派与规模。
李元为什么能得到唐玄宗的欣赏呢?原来和他在处理太平公主与僧人碾争一事上的作为有关。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女儿,从小养成了专横跋扈、唯我独尊的脾气。当时的一国之主唐中宗并不热心于为李家天下当家做主,生性好强的太平公主就在自己的周围建立一股政治势力。唐中宗对她的做法不闻不问,使太平公主的势力日益强大,百官顺应迎合,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惹她,导致朝廷的许多官员都以太平公主的好恶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李元正出任雍州司户参军,就是在雍州负责管理审制的地方官。那时李元还是个青年,长得潇洒,做事谨慎。随着秋风凉雨,漫长的冬季一步步逼近了长安。长安的冬天,天寒地冻,冰雪皑皑。冬天降临,长安无论士庶,都去户外活动。这天,太平公主带领随从出长安到郊外游玩,信步来到京城之西。放眼望去万木凋零,冷风凛冽,她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风景可看的,于是就带着大批随从去雍州游玩。因雍州离京都长安很近,时间不长一行人就到了雍州地界。
太平公主不喜好狩猎,车辇就前呼后拥地来到雍州的一座寺院——积云寺。太平公主烧了炷香,叩拜完毕,由住持老和尚引路,带领随从们在寺院里转了起来。当步出大殿时,发现西南角有一盘大石磨,她慢慢走近,用纤纤玉指在石磨上摸了摸,发现石磨不仅结实平整,而且磨边刻着精美的花纹。此石磨系用青石造就,此青石质地上乘,其表面隐隐泛着绿光,十分惹人喜爱,她便回头对老和尚说:“住持,我家眼下正缺少一盘石磨。我看这石磨甚是喜欢,让我把它带走,就权作寺院敬奉我的礼物吧!”随从心想,一具石磨值几个钱,大名鼎鼎的镇国太平公主想要,那是赏他们的脸。不等老和尚同意,随从们上来就把石磨搬到车上去了。
老和尚暗暗叫苦,但又不敢得罪太平公主,只好赔着笑脸说:“阿弥陀佛,这盘石磨能被公主看中,也是我们寺院的福气啊!不过……”
“什么不过?公主能看上你们寺院的东西那是你们的造化。”随从中一人大声说道。
“公主啊,这石磨是本寺几百年前传下来的。还有,我们寺院有一百多个和尚,平日全靠这盘石磨磨米磨面的。没有它,可就麻烦了。请公主行个方便,将它留下来吧!”老和尚争辩道。
太平公主有点气恼了,她扭回身不再理睬老和尚的唠叨,把脸一沉,气势汹汹地朝随从们喝道:“还磨蹭什么?给我搬走!”说完,头也不回出了寺院,上车走了。
寺院的很多和尚闻声赶过来,他们站在老和尚的身后,因害怕太平公主的权势,不敢当面阻拦,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公主的随从们把将石磨卸下,又搬上车运走了,却又毫无办法。
“这……到底还有没有王法啦?”老和尚气得瞪大眼睛,胡须不住地抖动。待太平公主走后,僧人纷纷对老和尚说:“告她去!听说李元是个不畏权势的官员,老百姓遇到冤枉的事儿都愿去找他,我们到雍州衙门告她一状。”寺庙的僧人怎么能告倒权倾天下的公主呢?老和尚又想了想,常听人说李元一向为官清廉,审案公正。眼下只能这样了。于是,他们写下状子,将太平公主告至雍州府,要求州府主持公道,要太平公主将石磨归还寺庙。
雍州司户李元接到状子,立即作了调查,结果证实这盘石磨确实是寺院的。
原被告当时双方势力对比悬殊。李元拿着状子思之再三,自己只是个司户,在当时,司户是比七品芝麻官还要小的小吏。但他觉得石磨是积云寺的财产,太平公主不该强夺,他不管太平公主的权势有多大,遂判太平公主将石磨归还寺院。
当时太平公主权势震慑天下,就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她万万想不到,这么一个小官,竟不买她的账,将石磨判给僧人,顿时凤颜大怒。小小的李元竟敢摸公主老虎的屁股,敢跟她较劲儿,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于是派人找雍州刺史窦怀贞兴师问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