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斜塔是怎样造就的》说明文阅读题
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8月,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最初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在建造头两层时,塔身一直是垂直的,但是到了第三层,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塔身开始倾斜,并且不得不在1185年暂时停工。
由于施工所选择的地点十分地不稳定,并不足以承受如此巨大的一座建筑。斜塔地基下面土层十分特殊,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由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黏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分进行观测后得出的。而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比萨塔的建造停止近1个世纪,直到1272年,工程继续,建造者想尽办法希望能够修正倾斜,因此刻意将钟楼第四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中心偏离。但是当工程进行到了第七层的时候反而向反向倾斜了0.6度。工程不得不再次暂停。
直到1372年,塔身的第八层完工,才算正式建设完毕。8层的钟楼,共54米高,7口钟。7口钟原本是按照音阶排列,而整个塔身就像一个巨大的发音管,钟响时应该发出优美的旋律,但是,由于担心发生坍塌,钟楼建成后却没有真正使用过。
比萨塔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危险:石料使用导致的结构失效以及地基土壤沉降。有学者认为,近期对于比萨斜塔做的补救较为有效的就是,在其北部通过660吨铅块配重,通过钢索联系斜塔,阻止比萨塔继续倾斜。到1993年,这个方法不仅阻止了比萨塔的继续倾斜,还扶正了15毫米。
最终,拯救了比萨斜塔的方法是“掏土法”,最早于1962年,由意大利工程师泰拉奇纳针对比萨斜塔的倾斜恶化问题提出,由于显得不够深奥而遭长期搁置。但是后来这个方法在墨西哥城主教堂的纠偏中成功应用,又被重新得到认识和采纳。1999年10月,比萨斜塔采用斜向钻孔方式,从斜塔北侧的地基下缓慢向外抽取土壤,使北侧地基高度下降,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北侧移动。
经过11年的修缮,耗资约3960万美元,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目前塔身与中心倾斜的距离达到4米,但维修斜塔的专家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300年内将不会倒塌。
经过持续的监测,到20XX年,塔身已经不再继续倾斜,而且,倾斜的距离又减少了4厘米。
许多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黏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
虽说如此,塔身使用的石材依然是目前一些专家所担心的,毕竟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一旦其中一块石料发生破裂,那么整个塔身就将毁于一旦。此外,任何微小的地震也有可能将比萨塔摧毁。
1.请对本文的标题作简要赏析。
2.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3.围绕比萨斜塔,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经过11年的修缮,耗资约3960万美元,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5.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苏州虎丘斜塔,塔高47米,八角七层,青砖造就,此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座江南最古老的大型砖塔在建造时地基就有局部沉降,以后历次修葺,并没有控制住塔身倾斜。1976年,该塔出现危险情况,塔墩裂开,墩砖压碎,当时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临时排险措施。1981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加固修缮。使这座古塔控制了倾斜。经测定,塔身的倾斜度和沉降都处于稳定状态,现在塔顶中心偏离塔底中心2.32米,塔身倾斜度为2.47度,被国外建筑学家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参考答案:
1.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本文的标题是一个疑问句,以问句为题,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点明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时间顺序。
3.比萨斜塔的建造历程、倾斜原因、拯救措施等。
4.不能删去。“基本”表示程度,是大致、大体上的意思,此题说明预期的效果已大致达到,但未完成达到。如果删去“基本”,则表示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不符合事实。
5.苏州虎丘斜塔在建造时地基就有局部沉降,以后历次修葺,并没有控制住塔身倾斜,它与比萨斜塔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被国外建筑学家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译林版英语7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个人述职报告.pptx VIP
- 识字6《日月明》课件.ppt VIP
- 202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Python语言描述) 课件 第6章分支限界法(2).pptx
-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疾病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法律考试专项试卷.doc VIP
- 景观园林招标技术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