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也是愚公的故乡。 太行山(Tai-hang Mountains 亦作Tai-hang Shan或Taihang Shan。)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它由多种岩石结构组成,呈现不同的地貌,这里储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太行山地区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这里是华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道。 1、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2、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4、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问题探究: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 目的用意不同。 智叟是讥笑与责难愚公,是有意挖苦用轻视。 其妻的“献疑”是关心,并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展。 问题探究:结尾从结构到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照应开头,结束全文 内容上: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古代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写作特色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 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 愚公不“愚” 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有远大的抱负,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他的伟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意义。大智若愚。 智叟不“智” 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鼠目寸光。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创新想象 参 考 题 目: 创编故事片断 参考题目: (1)运石途中 (2)智叟被抢白之后 (3)山神告状 (4)移山之后 * * 1 《列子》 愚 公 移 山 太行 王屋 山 太行 王屋 山 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实已散轶佚,今本为东晋张湛所集。书中有不少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作品:《列子》 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一、检查预习, 走入文本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寓言 通假字 指通豫南 指: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返 (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 惠:慧 (聪明) 一厝朔东 厝:措 (放置) 无陇断焉 陇:垄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