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12 鱼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2 鱼 书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1.熟记重点字词,能说出柯灵的生平与创作情况。 2.品味语言,分析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研读文本结构,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作者对社会病态的批判立场以及对现代人不屑于写信的遗憾。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1.连线作者 ? 柯灵 柯灵(1909—2000),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1962年以在上海《妇女杂志》上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妇人》而步入文坛。柯灵的作品始终关注现实人生,以杂文针砭时弊,以散文体察世味,以剧作缩写世态。他精心锤炼语言,以创作态度严谨见称。著有散文集《望春草》《晦明》《香雪海》《长相思》,杂文集《市楼独唱》《柯灵杂文集》,剧本《为了和平》《不夜城》等。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2.写作背景 本文是柯灵的一篇随笔,文章从自己懒于动笔写信而导致亲朋故友来信日渐稀少而引发的寂寞谈起,以“鱼书”为话题记叙了写信的重要作用,描述了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并回忆了自己人生中与书信有关的三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信的特殊情感及对现代人不屑写信这一行为的惋惜。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3.词语积累 (1)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2)分道扬镳: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 (3)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4)参商:参和商都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两者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亲友不能会面。 (5)尺素:一尺长的白色绢帛,古人多用来写信或作画,后来也借指书信或小的画幅。 (6)因循:沿袭,也指迟延拖拉。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4.词语辨析 (1)懒散 懒惰 辨析“懒散”,精神松懈,行动散漫;不振作。“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2)十足 实足 辨析“十足”指成色纯;十分充足,常用于信心、干劲、神气等。“实足”指确实足数的,侧重于没有虚假,常用于年龄、分数及数目等。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3)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 辨析二者都有“外物对人的影响大”的意思。“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引人入胜”指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文章记叙了写信的重要作用,描述了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并回忆了自己人生中与书信有关的三件小事。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是:寂寞——回忆时的乐趣——静心品味——人生中的遗憾——气愤——渴望。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信的特殊情感及对现代人不屑写信这一行为的惋惜,也抒发了他渴望朋友来信的心情。 2.作者写到了“鱼书”的哪些重要作用? 提示: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生涯中的“一盏明灯”,而鱼书往还,正是友情的具体表征;邮政的发明,是近代文明对人类的恩泽;书信往来,可以使天涯海角的亲人朋友将形体隔绝的痛苦,“取偿于精神的密接”;书信往来,可以起到滋润感情的特殊效果;有些书信,已成为文学的隽品。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3.作者为什么要写匿名信这件事? 提示:社会的病态和变质的感情也凭借了雁足鱼书,简直是对鱼书的一种糟蹋,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丑态的愤慨。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1.“鱼书”是什么意思?用“鱼书”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提示:“鱼书”一词,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人常将书信称为“鱼书”。古代人将机密信件或情报用油纸封好塞入鱼腹中加以伪装后秘密传递。后经历代演绎,信使将密件塞入木制鱼状桶内,故称“鱼书桶”。相当于今天的信封。 用“鱼书”作为标题富有神秘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以“鱼书”为题新颖、别致、含蓄,具有古朴、文雅的气息,是作者语言特色最明显的体现。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2.第8~10段,作者写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信件有关系的哪三件事?这三件事对作者有何影响? 提示:①与善良敦厚的友人分道扬镳。②浪迹天涯的朋友间的奇异缘遇。③遭匿名恐吓的痛苦经历。正是这些不同的经历,使作者看清了人世间的美丑善恶,懂得了何谓美好,何谓邪恶。 3.文章结尾引用吴伟业的《梅村》一诗,并说这是“我的心情写照”,这两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原文为“不好谒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指自己很少主动去登门造访友人,却渴望友人经常来做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