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单元线索】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
考点2:联系的客观性
考点3:联系的多样性
考点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考点5:系统优化方法;;;此次救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搜救力量史无前例 ;;;;马航 失联事件中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哪些?;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________观点、________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规律即__________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__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①含义: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______、相互______和相互______。
②表现:A.事物之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________________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______、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______存在的。;
③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______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______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__________为转移。
②体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__________的联系和__________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
③方法论要求:A.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 B.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______的联系,改变事物的______,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__________。
;
(3)联系的多样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②表现:有______联系和间接联系、______联系和外部联系、______联系和非本质联系、______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③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又要……
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内容】: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 那样的联系
(2)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判断: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联系
2、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注意:
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1.(2012·江苏高考)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
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
的关系告诉我们 ( )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2.(2012·天津高考)中国古人用“五行”
说来解释世界。如右图所示,“五行”
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
“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
理有 ① 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 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④ 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纠错训练;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判断强调的是整体还是部分:
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2、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3、国富民强,国破家亡
4、“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5、系统优化方法;命题探究
? 命题角度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12·浙江卷] 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既要着眼民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