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3)karst岩石地貌.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8、钙华地貌: 岩溶水在流动中,由于气温和压力的变化,岩溶水中碳酸钙达到过饱和,在地表和地下发生化学沉积,发育出钙华堤、钙华池、钙华滩和钙华瀑布。 * * * * 五、岩溶地貌组合 1.平面组合 (1)峰丛、洼地;(2)峰林、谷地; (3)峰丛、洼地、盆地;(4)峰林、洼地、盆地; (5)峰林、盆地;(6)丘陵、洼地; (7)峰丛、谷地、峰林、平原;(8)残丘、平原. * * * * 峰 丛 洼 地 * * * * 峰 丛 洼 地 等 高 线 * * * * 岩 溶 谷 地 峰林谷地 * * 峰林谷地 * * 峰 林 盆 地 * * 峰 林 盆 地 等 高 线 * * 峰林平原 * * 峰林平原 * * 峰林平原 * * 峰林盆地平原 * * 2.垂直组合 (1)落水洞、竖井、地下通道组合. (2)干谷、盲谷与地下河组合. (3)地表塌陷与地下岩洞组合. (4)溶洞与阶地组合. (5)分水岭地带的风口常与山坡上的溶洞处于同一高程,说明是在同一岩溶侵蚀基准面控制下进行的. * * 六、岩溶地貌空间分布 1、热带地区——地表形态类型丰富多样,以峰林—洼地为代表,分布于桂、粤 西、滇东和黔南等地. 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 热带岩溶地貌发育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进行的,以溶蚀速度快为特点,地表和地下岩溶地貌都十分发育。 ①峰林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尤其是锥状和塔状峰林地貌为其它气候带所没有,是热带岩溶地貌最突出的标志。 ②溶蚀洼地、溶蚀谷地、溶蚀盆地广泛发育;溶沟、石芽发育十分显著,石芽高大而多呈不规则棱柱式和石柱林式。 ③地下岩溶地貌发达,形成广大复杂的洞穴系统。 * * 2、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以缓丘—洼地(谷地)为代表,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洞穴数量较为减少,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 2、地中海地区(大陆西岸)——以前南斯拉夫karst高原为代表,石灰岩厚度大,高原上以溶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谷地、盲谷及干谷为典型,但不及热带岩溶地貌典型和丰富。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巴尔干半岛、爱琴海群岛等地区。 * * 3、温带地区——喀斯特现象发育微弱,仅在少数灰岩 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地表形体类型单一,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地下洞穴虽有发育,一般为裂隙性洞穴,喀斯特泉突出。 4、寒带地区及高山地区——由于气温低,岩溶作用受到抑制,仅发育圆洼地、小型溶斗。 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石、石墙等,亦有近垂直的管道、落水洞分布。 * * P191图解:岩溶发育的阶段性 (1)幼年期阶段: 非可溶性岩石被剥蚀后,可溶性岩石裸露,地表水开始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地面常出现石芽和溶沟,以及少数漏斗。 (2)青年期阶段: 河流进一步下切,河流纵剖面逐渐趋于均衡剖面,地表水绝大部分转为地下水。这时漏斗、落水洞、干谷、盲谷、溶蚀洼地广泛发育,地下溶洞也很发育,有许多地下河。 * * (3)壮年期阶段: 地下河流受下部不透水岩层的阻挡或者地下河下切侵蚀停止,溶洞进一步扩大,洞顶发生塌陷,许多地下河又转为地面河,同时发育许多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和峰林。 (4)老年期阶段: 当不透水岩层出露地面时,地表水重新出露,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平原上残留着一些孤峰和残丘。 * * 上述岩溶发育的阶段图是一个理想模式。实际上,岩溶发育受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不都按上述模式进行。如:当岩溶发育到青年期阶段时,地壳又一次上升,而下部地层又是透水的,那么地下水将进一步向下渗透,再次重得第二阶段的发育,这时地下将会出现多层溶洞。此外在同一气候条件下,溶蚀作用相等,但在不同的地貌和构造部位,可以形成不同的地貌组合,同时发育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即峰林地貌同时态演化特征。因此,在研究岩溶发育时,还要考虑区域地质、地貌等条件的变化。 * * 七、岩溶研究实际意义 1、岩溶与矿产 2、岩溶与工程建议 3、岩溶水的利用 4、岩溶旅游资源 * * * * 溶 斗 种 类 * * 4、溶斗、岩溶洼地、岩溶盆地 溶蚀溶斗——是地面低洼处汇集的雨水沿节理裂隙垂直向下渗漏而不断溶蚀形成的。 塌陷溶斗——多是溶洞的顶板受到雨水的渗透、溶蚀或强烈地震发生塌陷而形成。 沉陷溶斗——在有较厚的松散沉积物或砂岩覆盖的岩溶地区,如有通往地下的裂隙,水流在下渗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细粒的砂和粘土物质,使地面下沉而形成。沉陷溶斗是上覆泥沙物质顺地下管道流失而引起地面沉陷。 * * 溶斗是岩溶发育初期阶段的产物,它是岩溶水垂直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