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声6S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的6S是以5S为基础并对其内涵加以深化扩充而来,由于企业的性质和不同企业结构的差异以及企业文化的不同特色,所以,其他企业中施行的可能是7S、8S、9S等等,针对我们而言首先需要先了解5S。 ——5S课程内容介绍—— 一、5S的概述 二、5S的解析 三、5S的推进 四、5S的推进工具简介 一、5S的概述 “好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如果我们什么地方都注意细节,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影响品质的控制,所以环境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 ——远大总裁 张跃 日本的人工作步调紧凑,工作态度相当严谨。日本工厂里厂外的环境花草、通道、包括汽车排放,都是整整齐齐,井井有条,工厂内不论办公场所、工作车间、储存仓库,从地板、墙板、地上物品到天花板,所看到的均是亮丽整洁无比,人们井然有序的在流动…… 也许你会问,难道这就是以日本这样一个自身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侪身世界经济强权的道理吗?在日本企业里,答案是确定的!他们始终认为,整齐清洁的员工及工作环境,是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率及降低产品不良的最重要基础。 20世纪初,企业引以为荣的是公司的技术,在乎的是生产产品的状况,至于工厂乱不乱,环境好不好,设备的管理情形,并没有花很多的心血来管理; 20世纪末,日本制的产品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各地的经济专家和学者甚是疑惑?但日本的企业家却说:5S活动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1.2、5S基本概念及相互联系 日本企业在推行现场管理活动中,将其长期实践的成功经验总结成5个字词——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清心(Shitsuke)。同时给它们非常明确的定义,让员工不但一听就懂,而且能做。因这5个字词的日文罗马拼音都是以“S”开头,故简称“5S”。——(“两整三清”) 整理:区分要与不用要的东西,不要用的东西清理掉; 整顿: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地摆放整齐,明确地标示; 清扫: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清洁:将前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贯彻执行并维持成果; 素养/清心: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5S关系图 5S关连图 5S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5S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 5S是管理的基础 是TPM(全员生产性维护)的前提 是TQM(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 也是ISO9000、6SIGMA推行的捷径 1.3、5S的发展历程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的公司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节约(Save)及安全(Safety)这两个要素,形成了“7S”;也有的企业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坚持(Shikoku),形成了“10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谓“7S”、“10S”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 推动5S是为了… 5S的效益 推行5S的成效图 5S的八大效果 不良品为零 浪费为零 故障为零 切换产品时间为零 事故为零 投诉为零 缺勤为零 二、5S的解析 整理(Seiri) 在工作现场,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东西。 保留需要的东西。 撤除不需要的东西。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2.1.1、整理推行要领 所在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清除不需要物品               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    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             每日自我检查   2.1.2、整理的推行方法 深切体认,建立共识。 工作场所,全盘点检。 订定(需要)与(不需要)的基准。 不需要物品(红牌作战、寻宝活动) 不需要物品之处置。 需要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必要量 2.1.3、制定判别基准表 2.1.4、每日自我检查 所在岗位是否乱放不要物品 配线配管是否杂乱 产品或工具是否直接放在地上 是否在所定场所按照处理方法分别整理收集废弃物或不要物品 2.1.5 、非必需品的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