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课宋明理学--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宋明理学;第3课 宋明理学; 理学是两宋时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它是儒学、道教、佛教三家融合的产物,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道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二、宋朝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程朱理学;1、更多的吸收了佛、道的思想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消极影响;??宋明理学可取的一面: ①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另类皇帝 梁武帝;①佛教盛行。 统治者的扶持;人们寻求精神寄托;寺院经济发达;佛教改造以适应国情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利用宗教发动起义;在上层社会、下层民众中皆有信徒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 材料1: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材料2: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程朱理学”一词的由来: 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程颢 (1032-1085) 程颐 (1033-1107);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自宋以来在历史上以理学大师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更使书院地位独特,时与河南睢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朱熹 (1130—1200) 理学的集大成者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就是说,格就是深刻探究、穷尽,物就是万物的本原。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就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功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 思考: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程朱理学的影响: 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③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朝鲜、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陆九渊 (1139-1193) ; 朱熹和陆九渊曾在信州鹅湖寺进学术辩论,史被称“鹅湖之会”。陆九渊记述: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王阳明 (1472-1529) 名守仁,浙江余姚人 心学之集大成者 ;?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你未看此花时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