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陈义 200900111008 化学二班
PAGE
PAGE 6
附:
板式精馏塔性能测定实验数据整理及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之整理:
⑴ 全回流条件下的单板效率及全塔效率的测定:
塔顶回流液折光率Dd40℃
1.3570
釜液折光率Dw40℃
1.3729
进入第n块板的液体折光率Dn-140℃
1.3612
离开第n块板的液体折光率Dn-140℃
1.3620
塔釜加热控制温度TC,℃
130
塔身伴热温度Tb,℃
80
塔顶温度Td,℃
80.7
塔釜温度Tw,℃
93.2
板2温度T2,℃
81.1
板3温度T3,℃
81.6
板4温度T4,℃
82.6
板5温度T5,℃
89
板6温度T6,℃
89.8
塔压降,Kpa
0.25
塔釜加热电压,V
80
⑵ 部分回流下全塔效率的测定:
回流比R
3
4
塔顶回流液折光率Dd40℃
1.3596
1.3618
釜液折光率Dw40℃
1.3749
1.3758
进料浓度Xf,摩尔分数
1.3738
1.3738
进料速度F,mL·min-1
17
13
进料温度Tf,℃
23
22.6
塔釜加热控制温度TC,℃
130
130
塔身伴热温度Tb,℃
82.8
82.6
塔顶温度Td,℃
85.5
85.3
塔釜温度Tw,℃
94.3
95.1
板2温度T2,℃
87.3
87.1
板3温度T3,℃
89.1
89.1
板4温度T4,℃
90.3
90.5
板5温度T5,℃
96.6
96.9
板6温度T6,℃
96.2
96.6
塔压降,Kpa
0.26
0.28
塔釜加热电压,V
80
80
实验数据处理:
⑴ 全回流下地单板效率及全塔效率测定:
塔顶回流液组成Xd,摩尔分数
0.78807
釜液组成Xw,摩尔分数
0.128379
进入第n块板的液体组成Xn-1,摩尔分数
0.613812
离开第n块板的液体组成Xn,摩尔分数
0.58062
与yn(yn=Xn-1)成相平衡的液体组成xn*
0.4326
理论塔板数N
4.558131
全塔效率E
0.569766
单板效率Eml
0.183167
处理过程如下:
1、由乙醇-正丙醇溶液浓度的关系:计算可知:
塔顶回流液组成Xd=57.09-41.49×1.3570=0.78807;
釜液组成Xw=57.09-41.49×1.3729=0.128379;
进入第n块板的液体组成Xn-1=57.09-41.49×1.3612=0.613812;
离开第n块板的液体组成Xn=57.09-41.49×1.3620=0.58062;
根据实验后的附录(乙醇-丙醇平衡数据)绘出乙醇-丙醇平衡曲线如下:
由图中平衡曲线可知,与yn(yn=Xn-1)成相平衡的液体组成xn*=0.4326;则可由公式:(为液相默弗里板效率,进入第n块板的液体组成为Xn-1,离开第n块板的液体组成为Xn,与yn(yn=Xn-1)成相平衡的液体组成xn*),代入数据可知:单板效率。
对于本次全回流的条件下,理论塔板数可由两种方法计算:
法一: 由Fenske方程:,从乙醇-正丙醇平衡曲线上可以得到yd=0.879368064,yw=0.236526212,代入数据得,
,
其中塔顶和塔底丙醇和正丙醇的相对挥发度相差不大,可由下式计算:,则,
理论塔板数4.558131。
全塔效率。
法二: 可利用图解法求之,因此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都是y=x,可得到下图:
由上图易知,理论塔板数N=5(含塔釜),全塔效率。
⑵ 部分回流下的全塔效率的测定:
回流比R
3
4
塔顶回流液组成Xd,摩尔分数
0.680196
0.588918
釜液组成Xw,摩尔分数
0.045399
0.008058
理论塔板数N
--
--
全塔效率E
--
--
⑶ 绘制全塔温度分布图T-板号;
A、全回流下的全塔温度分布图:
B、回流比R=3时全塔温度分布图:
C、回流比R=4时全塔温度分布图:
⑷ 观察并简要记录不同回流比下,塔板上的气液两相流动与接触状况,并加以讨论。
分析:随着精馏塔由全回流降至R=4,3,从视盅观察到,塔板上积液里的气泡在一定程度上增多,气泡数目增加。不同回流比下,由于精馏段下降回流液的流量的变化,气液接触情况会有不同,适宜的回流比可使气液接触的最为充分,更有利于精馏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第十一届昆山花桥杯.doc
-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三塔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理(含解析).doc
- 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doc
- 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七年级上册“单元精品卷”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基础检测卷(含详解).doc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安徽省淮北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 安徽省淮南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