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走在时代之先的人──霍韬晦先生简介
袁尚华博士
本文为喜耀教育创办人、著名国学大师霍韬晦教授之简介。作者袁尚华博
士自中学时代就追随霍韬晦教授学习,至今已近三十年。他专攻哲学、思维
学、性情学,是哲学博士,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喜耀学会、学校担任
重要职务,是明日领袖锻炼营营长。让我们跟随袁尚华博士的文字,走进霍韬
晦教授的思想世界。
简历
霍韬晦先生(1940-),广东南海人,当代杰出佛学家、思想家、国学大
师,亦为教育家、性情教育之开创者与践行者。霍韬晦先生 1952-55 年就读于
广州市第二中学,1957 年赴港,1960 年入香港联合书院中文系就读,又随佛
学耆宿罗时宪居士修学。1964 年考入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亲炙当代大儒唐君
毅先生。1966 年以优异成绩获硕士学位。后考取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奖学
金,1969 年被派往日本京都大谷大学专攻佛学。1972 年回港,任教于香港中
文大学哲学系,首开印度哲学、印度佛教哲学、梵文等专科,同时致力于推动
「佛教思想现代化」工作。除提出新研究理念及方法外,并创造出许多思想上
和工作上成果。
1982 年在香港创办「法住学会」,以「文化永不死亡」为义,进一步把
佛教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带进社会。1994 年,设立「喜耀生命」课程,以孔子
及禅学之教育方法,启发学员之生命成长,并在广东肇庆购置风景秀丽之土
地,设立读书、养生之「抱绿山庄」。1999 年,成立「喜耀教育文化基金」,
支持中小学教育及社会文化、教育、出版、会议、论坛活动。同年应粤西罗定
市市长李尧坤先生之邀,至罗定开设喜耀学校,又往新加坡推广生命教育,
2004 年成立新加坡喜耀文化学会,2009 年成立马来西亚喜耀文化学会。2014
年在马来西亚开设喜耀国际学校。事业遍及海内外,被誉为「现代孔子」、入
选科学出版社主事、钱伟长主编之「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哲学家)」之
列。
一、作为当代佛学研究先驱的霍韬晦先生
霍韬晦先生年轻时就很有远见,六十年代的他只有二十多岁,就深深感受
到当时的佛教太落后、太保守、太迷信,佛教必须现代化,否则佛教思想的大
智慧将被现实的海洋淹没,被世俗的社会错认。有见及此,他在七十年代起,
就全力推动「佛教思想现代化」之工作。
这个工作很难做,因为必须有极好的学术训练。例如佛教思想要脱出古旧
语言的障蔽,就要用现代语言、现代思维重新演绎或诠释,将之翻新;佛教思
想重新走上人类文化的前台,就要与当代文化交流,争取发言权;佛教思想要
安顿现代人的迷惘、虚无,就要深入开发她的深层智慧,并作现代转化。霍韬
晦先生就是作这项工程的先驱人物。
霍先生主张佛学研究必须具有文献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
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多维学科的基本训练。他本人身体力行,创造出一
系列重要成果。他精通梵文,每每依据梵文原典,结合以上方法进行研究,例
如重译唯识学之重要论书,写成《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香港中文
大学出版社,1980),补充唐代玄奘大师唯识学研究之缺;又编写佛学教科书
《佛学》二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提供坚实的印度、中国佛学入
门训练。其中以梵文原典为骨干,配以解题,详述其思想背景、再作现代注释
及现代汉译,如梵文本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论‧观有无品》、《唯识
三十颂》,均有全新译文,为汉语学界佛学教材的一大突破。其书至今尚为北
京中国佛学院及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采用。霍韬晦先生负责编写《中国哲学辞
典大全》(韦政通先生主编,台湾水牛出版社出版,1983 年)中之佛学条目,
诠释新颖,为学界所激赏。
为配合其佛教思想现代化运动,霍先生又译出《欧美佛学研究小史》(著
者 J. W. de Jong )及《佛教哲学──一个历史的分析》(著者 D. J.
Kalupahana)二书。对开新现代佛教,贡献极大。
以上所举,是霍先生佛教学术活动的一隅,不过,霍韬晦先生并非一般研
究性学者,他有特别强大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因为他对时代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