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古典文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实行变法,他持不同政见,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湖州等地作地方官。后被新党中部分人罗织文字狱,兴起“乌台诗案”,下御史狱,经救援出狱, 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旧党执政后,被招还,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又与旧党意见分歧,遭排挤出任杭州、颍州等地地方官。当变了质的新党再度上台,苏轼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儋(dān)州(今海南岛儋县)等地,徽宗即位时,遇赦北还,死于常州。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的思想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政治上他以儒家思想为主,积极进取,关心国事,执着不悔。在生活上他更多地吸取了老庄哲学、佛家思想。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在文艺创作上却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词,开拓了词的境界,其风格豪放婉约兼而有之。 苏词有很大的艺术创造性,在词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1、苏轼“以诗为词”,开创了多样化的题材,将诗的境界引入了词里,大大提高了词的品格。 其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既写男女恋情、离合悲欢之类的传统内容,又将通常只在诗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及咏物记事等内容移入词中,并充分利用词体式上的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 2、苏轼“以诗为词”在语言方面的表现是: 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把诗的句式熔铸在词中,同时善于化用前人诗句。有时甚至将文语、口语都熔铸在词的体式中,(如《江城子·江景》“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出于唐代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又如《满庭芳》上阕首句“归去来兮,吾归何处”,和下阕首句“云何,当此去”,以及《定风波》末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为词的语言表现争取了更大的自由。使词的语言表现方式从单一化的格局中挣脱出来,取得摇曳变化、舒卷伸缩的新颖效果。 3、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化的,具有鲜明的个性。 他的词风格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高旷放达、细腻委婉 、清秀妩媚、深挚哀怨等特点都可以在他的词中寻找到。 总之,苏词的多样风格,很难加以简单的概括。当然,在这方面苏轼与前人最重要的差异,也是他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于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  4、词律上,苏轼打破了音律的束缚。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时对词律进行了一番调整。削弱了词与音乐的关系。(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按词律断句应为“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就此点有人批评道:“(苏词)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李清照《词论》)。这是从词的传统标准、传统观念提出来的,而忽视了苏轼使词得到解放,成为与诗文一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的独立文学体裁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词这一领域中,苏轼对题材、风格、技巧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与创新,使他的词作与传统词出现重大的差异,在当时引起了普遍的注意。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正是在他的手中,词这一文体成为与诗文一样具有更为丰富表现力的文学体裁,这一意义十分重大。其词见《东坡乐府》。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背诵)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史记·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却错误地被免官。冯唐认为魏尚有功,处罚不当,向汉文帝进谏,文帝听从了冯唐的意见,令冯唐持符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此处作者自比魏尚,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用,效力边防。 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冬,时作者在密州任知州。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背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 轩:有窗槛的小室。 [定风波] (背诵)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