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名师精心整理最新--诗歌鉴赏(2012.10讲稿)知识讲解.pptVIP

2012名师精心整理最新--诗歌鉴赏(2012.10讲稿)知识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 歌 鉴 赏;(一)、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人物形象: ①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 ②诗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且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 《琵琶行》 琵琶女 江州司马;2.景物形象(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意象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和物。意象是具体的。 意境,“意”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作者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意境是空灵虚渺的。;意象意境的区别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而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意象+意象=意境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意象: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 意境: 清幽静谧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雄浑壮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幽清明净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和谐静谧;意境特点常用术语(四字型) ;(二字型)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 淡雅。;作者的感情类别 ;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板桥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二、语言;高考古诗语言考点;三、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艺术技巧 艺术手法;古诗词表达技巧;1.先景后情 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 铺垫 照应 过渡 3.开篇点题 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重要的艺术手法讲解;一、比拟;二、借代;三、双关;四、白描;五、渲染与烘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景物描写的渲染,从侧面着意,烘托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小结: 渲染,是意象描写对意境营造而言; 烘托,主要是景物之描写对情感抒发的烘托。 因此,渲染和烘托往往是同时出现,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营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六、对偶 ;七、用典;八、叠词;九、虚实;表现形式——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 虚实相生;十、衬托;十一、正侧;补充几个:;2、观察角度的变化 ——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第一句——仰视 第二句——俯视  ;3、各种感官角度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如: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2011.天津) (视觉) (听觉);结构篇章:;2、卒章显志 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