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份
论文题目
1985 年第2 期
徐怀中等:《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中国作家》,
1986 年第4 期。
程德培:《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上海文学》,
1986- 12- 8(4).2
朱向前.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漫评[N].人民日报
1986(6)2
朱向前.莫言小说“写意”散论[J].当代作家评论
1986(4):80- 89
季红真.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J].当代作家评论
1987(6):17- 20.2
钟本康.感觉的超越、意象的编织———莫言《罪过》的语言分析[J].当代文坛
《艺谭》, 1987 年第3 期
王国华、石挺的《莫言与马尔克斯》
《文艺思渐》, 1987 年第5 期
胡可清的《论阿城、莫言对人格美的追求与东方文化传统》???? 一
《外国文学研究》, 1987 年第4 期。
张志忠的《莫言: 走上文坛》
、1988 年第3 期、
颜纯钧的《幽闲而骚乱的心灵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莫言小说》
1988(10):12- 18.2
王干.反文化的失败———莫言近期批判[J].读书,
1988(1):68- 71.2
夏志厚.红色的变异———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红蝗》[J].上海文论
1988(3):79- 84.
颜纯钧.幽闲而骚乱的心灵———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莫言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
1988(2):39- 42.
大卫.莫言及其感觉的宿命[J].文学自由谈,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 1988 年第2、3 期
王冲、石挺在《融合与超越》
《盐城师专学报》, 1988 年第2 期
林坚《色彩的魅力: 莫言与后期印象画派》????
《当代作家评论》, 1988 年第4 期
季红真在《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
《南京社联学报》, 1989 年第1 期。
陈炎的《生命意识的弘扬、酒神精神的赞美: 以尼采的悲剧观释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文艺批评家》, 1989 年第1 期。
谭好哲的《“祖宗崇拜”与莫言文化选择的偏执》????
《当代小说》, 1989 年第3 期。
、李掖平的《重振古老民族的生命元气对莫言小说生命意识的一点重估》???? 、
1990 年第1 期,3
杨联芬:《莫言小说的价值与缺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
《淮北师院学报》, 1990 年第1 期。
段海霞的《莫言创作心态探源》
1991 年第1 期。
张卫中在《论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 ,
1992 年第4 期 3
张学军:《莫言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齐鲁学刊》
1993 年第8 期
刘绍铭:《入了世界文学的版图———莫言著作、葛浩文译文印象及其他》,《作家》
1993 年第2 期。
李洁非:《回到寓言———论莫言及其近作》,《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 1993 年第6 期
张清华又发表《莫言文体多重结构中传统美学因素的再审视》????
《小说评论》, 1994 年第5 期。
吴非在《莫言小说与“印象派之后”的色彩美学》??
《文艺评论》, 1996 年第9 期。
刘蓓蓓、李以洪在《母性崇拜与肥臀情结读莫言的〈丰乳肥臀〉解》
《文学自由谈》, 1996 年第2 期
彭荆风的《〈丰乳肥臀〉性变态视角》
《文艺争鸣》, 1996 年第3 期
唐韧的《百年屈辱、百年荒唐对〈丰乳肥臀〉的文学史价值质疑》
《中流》, 1996 年第5 期。
余立新的《倾斜的母性〈丰乳肥臀〉读后感
1999 年第2 期
麦永雄:《诺贝尔文学奖视域中的大江健三郎与莫言》,《桂林教育学院学报》
2000 年第5 期。
张闳:《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当代作家评论》,
2000
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的民间叙述[J].当代作家评论,
2001 年第6 期。
洪治纲:《刑场背后的历史———论〈檀香刑〉》,《南方文坛》
2001 年第6 期
张柠:《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南方文坛》,
2001 年第5 期
谭桂林:《论<丰乳肥臀>的生殖崇拜与狂欢叙事》,《人文杂志》,
2001 年第5 期
黄善明:《一种孤独远行的尝试———〈酒国〉之于莫言小说的创新意义》,《当代作家评论》,
2001 年第1 期
杨守森:《我的高密同乡莫言》,《时代文学》,
2001(5):95- 99.
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之子———重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J].钟山
2002 年第1 期。
李珺平:《换一只眼睛看莫言———〈酒国〉印象三则》,《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年第2 期
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当代作家评论》
2004(3):41- 46.
周英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