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档
PAGE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学 号:
6415110122
制药工艺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学 院
药化学院
专 业
制药工程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
11
月
18
日
目录
第 TOC \o 1-4 \h \z \u 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 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产品概述 2
二.处方设计及工艺 4
三.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4
3.1工艺流程 4
3.2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5
四.物料衡算 6
4.1生产制度 6
4.2物料衡算基准 6
4.3物料衡算(日工作量) 6
五.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8
5.1选用原则 8
5.2设备选用 8
六.工艺设备主要一览表 13
七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3
7.1车间布置的原则 13
7.2车间布置及人流物流的概述 13
八. 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意见 15
参考文献 16
PAGE
文案大全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四组)
设计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胶囊生产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d/a。)
4. 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产品概述、处方设计及工艺、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流程示意图一张(A1,手绘);
3.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1:100)(A1,手绘)。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产品的概述
[通用名称]:阿莫西林胶囊
[英文名称]:Amoxicillin Capsules
[汉语拼音]:Amoxilin Jiaonang
[成份]: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阿莫西林。
[化学名称]:(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
[结构式]:
[分子式]:C16H19N3O5S·3H2O
[分子量]:419.46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
[适应症]: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①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②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③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④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⑤急性单纯性淋病。
⑥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药理毒理]: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
[药代动力学]:口服本品后吸收迅速,约75%~90%可自胃肠道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不显著。口服0.25 g和0.5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5~5.0mg/L和5.5~7.5mg/L,达峰时间为1~2小时。本品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口服本品0.5g后2~3小时和6 小时痰中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0.52mg/L和0.53mg/L,而同期血药浓度为11mg/L和3.5mg/L。慢性中耳炎儿童患者口服本品1g后1~2小时,中耳液中药物浓度为6.2mg/L。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口服本品1g后2小时脑脊液中的浓度为 0.1~1.5mg/L,相当于同期血药浓度的0.9%~21.1%。本品可通过胎盘,在脐带血中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1/4~1/3,在乳汁、汗液和泪液中也含微量。阿莫西林的蛋白结合率为 17%~20%。本品血消除半衰退期(t1/2?)为1~1.3小时,服药后约24%~33%的给药量在肝内代谢,6小时内45%~68%给药量以原型药自尿中排出,尚有部分药物经胆道排泄。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半衰期可延长至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