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VIP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艺术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字词小结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 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冽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1、背诵课文,以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单的演讲. 2、你知道孟子的有关故事或语录吗? 孟子语录: 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杼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第二章. * *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孟子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 ★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为孟轲与其弟子万章等著.全书七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分为内篇七,外篇四.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伪撰.赵岐将七内篇各分上、下,为十四卷.《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四卷.内容记述孟子政治活动及仁政、孝义、性善等政治伦理哲学思想.南宋朱熹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 四书」.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 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 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 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 古义: 外城。 今义:姓氏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fú,句首发语词。 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 多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