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ppt课件精编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浪闻莺 三潭印月 南屏晚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后迁居陕西渭南,曾官左拾遗。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精神上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主动要求到外任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一些,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朗读 解题 地点:钱塘湖 时间:春 事件:游玩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首联如何扣题? 1、“孤山寺”和“贾公亭”是西湖边特有的景物, 紧扣“钱塘湖(西湖)” 2、 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包含有位置的移动 照应了“行” 3、“水面初平”和“云脚低”是早春时的特有景 象,紧扣“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译文: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家刚飞回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争”字用得巧妙,巧妙在哪里?(修辞角度) 1.拟人修辞。 2.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 3.突出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4.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5.表达春光难得和宝贵。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译文:随处开放的野花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小草才刚刚能够没过马蹄。 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繁多,并化静为动,写出了花争芳斗妍情态,突出花的种类多、分布广和丰富的色彩; 用“浅”修饰“草”,写出草初长时的样子和嫩绿的色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最 湖东 ,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我最爱湖东这个地方,总觉得走不完,看不完似的,那碧绿的杨树荫里有多美的白沙堤啊! “行不足”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心情愉悦,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直抒胸臆 爱 行不足 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表现西湖的美?描写的西湖春天的哪个阶段的景色?并说理由。 合作探究 景物:水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 白沙堤。 早春: 1.水面初平——春水初涨。 2.早莺——(初春)早早飞回的黄莺。 3.新燕——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 4.浅草——初春时刚长出来,颜色浅。 主旨 《钱塘湖春行》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丽明艳、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表达对西湖、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危难之间显身手。话不在多,而在敏捷、巧妙、适时。千钧一发时的一句话,更是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你学会了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王维) ——五言律诗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