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粉末冶金原理》 第四章 烧结理论 Theory of Sintering 第二节 烧结过程及推动力 烧结初期:坯体中颗粒重排,接触处产生键合,空隙变形、缩小(即大气孔消失),固-气总表面积没有变化。 烧结中期:传质开始,粒界增大,空隙进一步变形、缩小,但仍然连通,形如隧道。 烧结后期:传质继续进行,粒子长大,气孔变成孤立闭气孔,密度达到95%以上,制品强度提高。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章内容 §4.1 概述 §4.2 烧结过程热力学 §4.3 烧结机构 §4.4 单元系烧结 §4.5 多元系固相烧结 §4.6 液相烧结 §4.7 热压和活化烧结 一、基本概念 (一) 烧结的定义 ● 简单描述:烧结(Sintering)指粉末或粉末压坯在适当温度、气氛下受热,借助于原子迁移实现颗粒间联结的过程。 ● 定义:粉末或粉末压坯在一定的气氛中,在低于其主要成分熔点的温度下加热而获得具有一定组织和性能的材料或制品的过程。 ● 比较:烧结、烧成、煅烧、固相反应的概念 第一节 概述 ● 粉末也可以烧结(不一定要成形) 松装烧结,制造过滤材料(不锈钢,青铜,黄铜,钛等)和催化材料(铁,镍,铂等)等。 对烧结定义的理解-1: ● 烧结的目的 依靠热激活作用,使原子发生迁移,粉末颗粒形成冶金结合。Mechanical interlocking or physical bonging → Metallurgical bonding → 改善烧结体组织 → 提高烧结体强度 等性能 对烧结定义的理解-2: ● 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 * 固相烧结 — 烧结温度低于所有组分的熔点 * 液相烧结 — 烧结温度低于主要组分的熔点, 但可能高于次要组分的熔点: WC-Co合金, W-Cu-Ni合金 对烧结定义的理解-3: 烧结的重要性 1)粉末冶金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序之一 (磁粉芯和粘结磁性材料例外) 2)对PM制品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烧结废品很难补救, 如铁基部件的脱渗碳和严重的烧结变形) 3)烧结消耗是构成粉末冶金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高温、长时间、保护气氛)。 4)纳米块体材料的获得依 赖烧结过程的控制 (二) 烧结的重要性 (三) 烧结的分类 热等静压 粉末体烧结类型 不施加外压力 液相烧结 固相烧结 单相粉末 多相粉末 长存液相 瞬时液相 超固相线烧结 反应烧结 活化烧结 强化烧结 施加外压力 热压 热锻 液相热压 反应热压 反应热等静压 (一)烧结过程 1. 烧结温度对烧结体性质的影响 当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0~95%后,其增加速度显著减小,且常规条件下很难达到完全致密。说明坯体中的空隙(气孔)完全排除是很难的。 1)随 T↑,电阻↓(电导率↑)、强度↑,表明: 在颗粒空隙被填充之前(即气孔率显著下降以前),颗粒接触处就已产生某种键合,使得电子可以沿着键合的地方传递,故电导率和强度增大 2)随 T 继续↑,物质开始向空隙传递,密度↑ 烧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烧结初期、中期和后期。 2. 烧结过程的模型示意图 (二)烧结推动力 近代烧结理论认为:粉状物料的表面能大于多晶烧结体的晶界能,这就是烧的推动力。 烧结的推动力与相变、固相反应相比,还是极小的 如:粒度为1μm的材料烧结后,△G↓8.3J/g; α-石英与β-石英之间的多晶转变时,△G1.7KJ/mol; 一般化学反应前后能量变化超过200KJ/mol. ∴ 烧结不能自发进行,必须对粉体加以高温,才能促使粉末体转变为烧结体 烧结的难易以γGB晶界能/γSV表面能 比值来衡量: γGB/γSV↑,烧结越困难 例:Al2O3 : 两者差别较大,易烧结; 共价化合物如Si3N4、SiC、AlN 难烧结。 *推动力与颗粒细度的关系: 颗粒堆积后,有很多细小气孔弯曲表面由于表面张力而产生压力差, 结论:粉料愈细,由曲率而引起的烧结推动力愈大!! ●快速烧结技术 1 电固结工艺 2 快速热等静压(quick-HIP) 3 微波烧结技术 4 激光烧结 5 等离子体烧结 6 电火花烧结 三、烧结技术的发展 ● 外力的引入(加压同时烧结): HP、HIP、超高压烧结(纳米晶材料)等 气压烧结 (四) 烧结几何模型 烧结几何模型的引入为烧结机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 双球几何模型 ● 两球相切模型(第一模型) 两球相切,两球中心距不变。 几何关系: ρ= x2/2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园林绿化养护服务方案.docx VIP
- 新22D3 电力线路敷设安装.pdf VIP
- 美得理 鼓 电子鼓 MS-5X 使用说明.pdf
- 缠论第一高手.doc VIP
- JB_T 7595-2006 ZSL4系列(IP23S)直流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00~160).docx VIP
- 《AI+新媒体运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幼儿园保护视力教师培训.pptx VIP
- 2025通辽科尔沁区招聘146名社区工作者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款宝马X7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2025浙江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