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二模和枣庄二模重组试卷讲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刺模拟一 2. 烟雨漂洗过的西湖,宛如(一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月色(弥漫/弥散)的西湖,宛如一帘笼着轻纱的幽梦。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到处都是,充满。 弥散: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周扩散。 绿杨阴里(清净/清静)的长堤上,隐隐笙歌处处随。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强调心境洁净。 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 3. 黛色乌篷客船轻轻摇曳着,寒山寺钟声寂寥地回响着,两岸的飞檐吊角、灰瓦白墙, ① 。 无限风情随着蜿蜒的绿水荡漾着 随着蜿蜒的绿水荡漾着无限的风情 整个洛阳城都在为牡丹疯狂,“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人们 ② 。 簪花而行,狂歌痛饮,醉卧丛下 醉卧丛下,狂歌痛饮,簪花而行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不刚不柔,非木非草,那刚柔并济的神韵难以表达,这也是唐代以前鲜有竹画出现的原因。 那介于草木之间刚柔并济的神韵,为历代画家“望竹兴叹”的原因。 唐代以前,即便是描绘“竹林七贤”的画作,背景也只是松、柏、柳、槐及一些无名的阔叶树,鲜有竹的出现。 B.竹画兴起于唐代,元明时期独立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门类,对画竹的理论和技法有了系统的总结。 C.李衍认为画竹叶“粗忌桃叶,细忌柳叶”,郑板桥则认为把竹叶画成桃叶柳叶也能表现出竹意。 清代郑板桥却对前辈立下的规矩作出了反思:“始余画竹,不敢为桃柳叶,为竹家所忌。近颇作‘桃叶柳叶而不失为竹意……古来画家习俗皆成陋语也。” D.陈寅恪把中国文化称为竹的文化,是因为竹子有节、虚心、刚柔并济的意象与中国文化相契合。 回顾“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这段艺术小史,我们可以领略到竹有节、虚心、刚柔并济的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之契合,同时也看到了中国艺术在处理画竹时所展现的辩证统一的理念,这大概是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曾把中国文化称为“竹的文化”的原因之一吧。 7.下面有关“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胸有成竹是指不对竹竿、枝、节、叶等作局部的技巧处理,而是对竹作整体把握,提炼出竹的神韵气度。 苏轼认为,败笔于竹下的画家们总是纠结于对竹竿、枝、节、叶等局部的剖析和打磨,而疏忽了对竹整体观感的把握,陷入了技术理性,使画作技巧有余而精神不足。 B.金农竹画的竹叶似深秋的红枫,李方膺笔下的竹叶像飘扬在寒风中的碎布条,二者都体现了胸无成竹的理念。 以气韵为先的理念,在“扬州八怪”的竹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金农喜欢观摩竹影,“每高舂夕晡时就日影写其状”,笔下的竹叶好似深秋的红枫;李方膺擅长画“风”,名作《潇湘风竹图》中的竹叶好像飘扬在寒风中的碎布条 C.胸有成竹强调画竹要有整体感和大局观,胸无成竹则重视画竹不要被已有的规矩所束缚,二者都是为了创作出艺术精品。 D.画家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摆脱呆板的匠气;只有做到胸无成竹,不为人所役,才能具有自然的灵气。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太后好祥瑞,有献白石赤文者,①执政诘其异,对曰:“□(以\为)其赤心。” 侍御史周矩上疏曰:“推劾之吏皆相矜以虐,枷研楔毂,折膺签爪;或连宵缓问,使不得眠。②此等既非木石,□(且\而)救目前,苟求赊死。臣窃听舆议,皆称天下太平,何苦须反!岂被告者尽是英雄,欲求帝王邪?③但不胜楚毒自诬耳。愿陛下察□(之\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太后知其枉,寻复召为浑仪监丞。(4分) 他们就共同诬陷严善思,结果严善思被定罪流放欢州。太后知道他冤枉,不久又召他回来担任浑仪监丞。 (坐流欢州2分,共5分) 相与 ?相处: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共同,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相与枕藉乎舟中 ?相互: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李斯相秦,用刻薄变诈以屠诸侯,不知易之以宽和,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6分) 李斯辅助秦国(做秦国的丞相),用刻薄诡变欺诈的手段来屠杀诸侯,不知道用宽大温和改变政策,最终导致秦国土崩瓦解,这是不知道改变的祸患。 (每句1分,共5分) 易: ①动交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②动改变;变换: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③形容易,与“难”相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④动轻视:贼易之,对饮酒,醉。” ⑤形平坦: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叶梦得 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寄声聊为诉离忧。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 补充注释: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 ?乐圃桥:北宋有个有趣的人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