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锰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第一节 锰的生理功能
锰作为一种化学元素,锰是在地壳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它的氧化物矿——软锰矿早为古代人们知悉和利用。但是,一直到18世纪的70年代以前,西方化学家们仍认为软锰矿是含锡、锌和钴等的矿物。18世纪后半叶,瑞典化学家T.O.柏格曼研究了软锰矿,认为它是一种新金属氧化物。于774年,甘英分离出了金属锰。柏格曼将它命名为managnese(锰)。它的拉丁名称manganum和元素符号Mn由此而来。
锰之所以成为植物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元素,是因为它在植??体内有不可代替的营养功能。锰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功能是参与体内的代谢。 ;1.参与光合作用
锰是叶绿体的结构部份,是维持叶绿体结构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在光合电子传递系统中,锰参与氧化还原过程,是光系统Ⅱ(PSⅡ)中的氧化剂,直接参与PSⅡ的电子传递反应。缺锰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产物的形成和干物质的积累。缺锰对植物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均会产生明显的抑制,并使根冠比降低。
;2.锰参与酶的组成及对酶活性的调节
锰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而且锰对许多酶构活性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EMP和TCA循环中的各种酶。
3.促进氮素代谢
锰素对植物的氮素代谢有着显著的影响,缺锰的叶片中游离氨基酸有所累积,这种累积与蛋白质的减少有关,可能是由于缺锰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所致。;;;6.锰影响细胞分裂和伸长
缺锰时细胞分裂和伸长都受到抑制,锰对细胞伸长的仰制程度比对细胞分裂大。缺锰时植株侧根的形成完全停止。
7.其他作用
锰可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一早期生长,加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仲长,提高结实率。锰有利于维持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在干旱条件下锰可以促进大豆的固氮作用,并可促进酰脲的降解。
; ;; 作物锰含量可作为判断土壤锰供给状况和作物锰营养状况的诊断指标。作物含锰量因种类、生长期、取样部位和环境中锰含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但多数作物含锰量在20~500毫克/千克之间,20毫克/千克时易出现缺锰1000毫克/千克时可能受毒害。根据作物锰含量进行营养诊断时,应注意采样时间和采样部位的同一性。一般认为以叶片锰含量为指标最适宜,生长前期取样易于发生差异。; 缺锰植株幼叶发黄,但叶脉保持深绿色,这与缺铁相似,叶片柔软下披,从叶缘向内,脉间逐渐失绿呈条纹状,新叶出现淡橄榄绿色并有轻微条纹
;小麦缺锰症状:小麦缺锰早期叶片出现灰白色浸润状斑点,失绿首先出现在新叶上,新叶脉间褪绿黄化,叶脉绿色,随后黄化部分逐渐褐变坏死,形成与叶脉平行的长短不一的短线状褐色斑点,叶片变薄变阔,心叶黄化软弱,易扭折
;;;;; 二、 缺锰症状
; 二、 缺锰症状
;三、 土壤中锰的状况及有效性
1、土壤中锰的来源
●土壤中的锰主要来自于成土母岩,主要以二、三、四价阳离子形态存在, Mn2+是液相中占优势的形态,除了结合在土壤表面的交换位以外,还可分别与PO43-,SO42-,HCO3-,Cl-相结合而形成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
●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这些矿物及迁移的锰就是土壤中锰的最初来源。
● 成土过程中植物的生长能把锰吸入体内,成为有机质残体留在土壤中,由于土壤中富含粘土矿物,水合氧化物及有机质,锰又可吸附在这些物质上保存下来。除了这种天然的来源之外,通过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可把锰带入土壤。
;土壤中锰含量
土壤锰的含量变幅很大,由痕迹~10 000 mg/kg,平均为850 mg/kg,大多数土壤锰的含量为500~1000 mg/kg。我国
土壤中锰的含量为10~5 532 mg/kg,异常量最高9478 mg/kg,平均含量为710 mg/kg。
; 2、土壤中锰的形态
土壤中锰大致可分为五种形态,即水溶态锰、交换态锰、有机态锰、矿物态锰和易还原态锰。
(1)水溶态锰 主要指土壤溶液中的Mn2+(Mn3+在溶液中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在石灰性土壤中水溶态锰很少,而不易测出。在水稻土中则较丰富,渍水后Mn2+较多,Mn3+和Mn4+减少,其含量多少与渍水时间的长短有关。但是, Mn2+易遭淋洗而损失或向较深的层次移动。一般将水溶态锰与交换态锰一起讨论,称之为土壤可溶性锰。
水溶态锰含量极低,变幅为1×10-3~1×10-9mol/L,并与pH和Eh有关,在强还原条件下显著增多。其中绝大多数以无机态或有机络合离子态存在。;
(2)交换态锰 交换态锰指被土壤胶体表面以静电吸引方式吸附的,可通过离子交换解吸进入溶液中的二价锰离子。
●交换态锰几乎都能被植物吸收,但其含量较低,一般为0~100mg/kg,并随土壤条件特别是pH和Eh变化而有很大的差异。如在酸性或强还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