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VIP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 1. “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国贼’等字,奔走呼号……询系留日学生因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而步军统领捉拿19人下狱,议治该留学生之罪,都中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据此推断,该日记应写于(  ) A.1915年9月 B.1919年5月 C.1921年7月 D.1931年9月 2.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在这个宣言的指引下由北京学生率先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被定性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中“彻底地”是强调(  ) A.直接目标的实现 B.领导阶级的变换 C.不妥协的革命精神 D.社会性质的变化 4.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广州 5.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6.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的决定因素是(  )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B.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悟 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上述材料说明(  ) A.五四运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 B.曹、章、陆三个卖国贼是斗争的主要目标 C.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D.工商界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8.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9.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1919年一战结束后,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 (1)请说出材料一是哪次运动的口号。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对于材料一所反映的运动的结局,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它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1.B 2.A 3.C 4.C 5.D 6.A 7.D 8.B 9.B 10.(1)工人阶级。 (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3)说明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其伟大的力量。 11.(1)五四运动。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3)第一种观点: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的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第二种观点:失败了。没有收回山东主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