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句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3年12月1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一文的演讲时曾引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我中华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横渠四句;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为自己哲学所确立的基本宗旨,亦是张载哲学的大纲。;作者简介;学术著作 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 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等,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论著编为《三松党全集》。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金庸同样对人生有过层次境界的划分,他明写武学上的成就,实际上巧妙地点出了人生的境界: 第一层 手执宝剑,所向披靡。 第二层 手执轻剑,举轻若重。 第三层 手执重剑,举重若轻。 第四层 手执木剑,无需兵刃。 ; 金庸笔下那些使着奇奇怪怪兵刃的人,多数不是一流高手。比如《天龙八部》里的南海鳄神,再比如李莫愁,都不是一流高手。一个没有出场的大侠叫独孤求败是真正的一流高手,他的武功包含了武功的几层境界: 第一阶段,他年轻的时候,使用一把非常锐利的宝剑。所向披靡,削铁如泥。这代表一种少年气盛的境界,见谁跟谁过招。这和大多数人年轻时候大体差不多,喜欢跟别人辩论,显示自己的学问,以打败别人为荣。其实,那是一种不成熟,幼稚的表现。 第二阶段是一把轻剑,功夫长了,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了。仿佛人到中年,沉稳了,又有创一番大业的决心与信心。 第三阶段,改用一把重剑,重剑无锋,举重若轻,功夫又进了一层。 第四阶段, 他用一把木剑,没有刃,不能伤人。但说明他已经不用兵刃,达到无剑伤人,无招胜有招的程度了。武功练到大成,不依赖于外物,什么东西都是他的兵刃,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这绝不仅仅是??功的境界,其实它是人生的境界。。 ;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种: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放牛娃的人生; 一名儿童趴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 解说:显然,儿童是顺着本能做事,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属于自然境界,而昆虫学家则是在进行观察和研究,是在为社会的利益做事,属于道德境界。 ; 一名房产商在建造一楼群时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记住是我把原来的一块荒地变成了一群高楼。”另一名房产商也在建造一楼群,他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为一块荒地变成了一处景观而感到高兴。” 解说: 第一个房产商是功利境界,而第二个则是道德境界,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仅有细微的差别。这就是“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整体感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古代修身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如何理解“内圣外王”? ; 大公无私,天人合一。是只有圣人才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因为圣人心怀天下、客观公正,圣人的各种感情乃是宇宙中客观的现象,并不特别与个人联结在一起,这样才最宜为王,这样也才能做到德治,以德服人。 “内圣外王”应是一个整体,“内圣”是“外王”的内在根源,而“外王”是“内圣”的必然延伸。 ;“横渠四句”和“内圣外王” 有怎样的联系? ;如何理解? ①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比喻,突出了人类之于大自然的意义,没有人类的大自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黑暗如夜。 ②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应认识到在自然中的角色和作用,以人之心、以人化的眼光来看待、对待天地万物。;理解句子内涵; “横渠四句”对于我们现实人生有怎样的指导意义?;“为生民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