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大钊的一生;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当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命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历史地位。;李大钊故居;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投身
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新青年》、《每周评论》
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1917、1918年先后发表了
《调和之法则》、《东西
文明根本之异点》、《法
俄革命之比较观》;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7、1918年先后发表了
《调和之法则》、《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918年10月、11月先后成立“国民
杂志社”和“新潮社”两个社团。
青年有邓中夏、黄日葵、张国
焘、段锡鹏、傅斯年、罗家伦、徐
彦之、张崧年、谭平山、高元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8年10月、11月先后成立“
国民杂志社”和“新潮社”两个社团。
青年有邓中夏、黄日葵、张国
焘、段锡鹏、傅斯年、罗家伦、徐
彦之、张崧年、谭平山、高元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两人在留学区间受到的东西方国家不同文化的影响使
他们在思想观念和方法上有着一些重要的区别;李注重政
治思想上有赞成革命的倾向而胡适热衷于思想文化反对革
命赞成改良;胡适身上有明显上层知识分子气而李大钊则
有着接近下层民众的心里倾向。;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李大钊看来:
人类生活关系以爱为基础,应当彼此尊重对方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不受外界的侵害、束缚、压制、剥夺;博爱,爱人道、爱真理、爱自由、爱平等、爱共和,这样就要牺牲。“爱的方法便是牺牲,牺牲的精神便是爱”等。;??建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献身国民革命;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
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
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
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
的山川。绝装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
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李大钊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为
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同志把个
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
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
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
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
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