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DHN 001-2019便携式救生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  言 preface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立春 本标准由大庆市瀚能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大庆市瀚能科技有限公司批准。 便携式救生器 1 范围包括 本标准适用于以外壳、气室、充气装置、充气头子、充气钢瓶等装置 组合装配后利用外壳遇水分解自动充气的原理制成的便携式救生器 (以下简称产品)。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救生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JT 346-2004 船用气胀式救生衣 SC/T 8149-2015 渔业船舶用气胀式工作救生衣 GB/T 12672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 GB 5099 钢质无缝气瓶 3 要求 3.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 文件制造。 3.2 原材料要求 3.2.1 外壳、气室:应符合GB/T 12672要求。 3.2.2 自动充气装置、单向气阀及其它辅助部件:应符合国家相关 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3.2.3 充气钢瓶:应符合GB 5099的要求。 3.3 结构 3.3.1 产品由便携式救生器主体和便携式救生器附件组成。 3.3.2 投掷救生器主体 3.3.2.1 由气室、充气系统和气瓶组成 3.3.2.2 充气系统包括自动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 3.3.2.3 气室均应与充气系统和气瓶紧密连结。 3.3.3 便携式救生器附件主要包括漂浮绳。 3.4 基本要求 3.4.1 产品的外表应光滑,无毛刺,无破损,封口应严密,标志齐 全、显明。 3.4.2 气室的主体材料色泽应为黄色,厚度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光 滑,不应有影响制品质量的气泡、凹凸、缺胶、褶皱、机械损伤,气 胀后气室应饱满。 3.4.3 在气囊边缘应连接漂浮绳,长度大于0.98m。 3.4.4 金属零部件和部件应耐腐蚀。 3.4.5 投掷距离应大于20.1m。 3.4.6 每年对充气钢瓶中CO2的质量进行一次测量。 3.5 尺寸 3.5.1 展开尺寸裁剪允许偏差范围为0~5.1mm。 3.5.2 粘贴的宽度应不小于2.51mm。 3.5.3 气室充气前后尺寸的允许偏差范围为O~1.98mm。 3.6 重量 气胀前总质量不大于0.61kg 3.7 耐温度性 产品应能承受高温60℃、低温30.1℃的变化,其材料应无皱缩、破 裂、膨胀、分解,自动充气系统能正常工作。 3.8 耐燃烧性 产品应耐燃烧,被火焰包围2s后,不应燃烧或过火后继续融化。 3.9 气室和充气系统的性能 3.9.1 气室应能在室温环境下承受内部超压后,产品无损坏迹象, 无破裂、胀大或力学性能的改变,充气部件应无明显损坏,同时应确 保释放阀工作的有效性。 3.9.2 正常包装好的产品,承受75kg的动载荷和静载荷后应无胀大 或机械性质的改变,且无漏气现象。 3.9.3 充气头子应能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大小为(220±1.0)N的作 用力后,产品应能保持完好。 3.9.4 在 15℃~25℃环境温度下,产品入水计时自动充气时间不大 于8s。 3.9.5 自动充气装置应可靠,且具有防止误充气的能力。 3.9.6 充气后的产品在空气中经12h后,压力降低应不大于10%。 3.9.7 在淡水中浸泡 24h后,其浮力损失不超过 5% 。 3.9.8 放气装置应简单,且能快速放气。 3.10 材料 3.10.1 气室、充气系统及组件材料 气室、充气系统及组件材料应具有耐腐烂性、颜色稳定性、耐光照性 和具有油类及霉菌的特性。 3.10.2 用于制造气室的涂层织物 3.10.2.1 涂层的附着力应不小于50N/50mm宽。 3.10.2.2 涂层的湿态附着力应不小于 50N/50mm宽。 3.10.2.3 撕裂强度应不小于35N。 3.10.2.4 经抗挠裂后不应有可见裂纹或损坏。 3.10.2.5 断裂强度应不小于 200N/50mm宽。 3.10.2.6 湿态断裂强度应不小于200N/50mm宽。 3.10.2.7 延伸断裂率应不大于60%。 3.10.2.8 湿态延伸断裂率应不大于60%。 3.10.2.9 干态和湿态抗摩擦性应不小于三级。 3.10.2.10 耐海水性应不小于四级,试样的颜色变化应不小于四级。 3.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