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地理角度看:①气候影响,宋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些适宜生长在北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宋占城稻的引进,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而水稻不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适宜种植在江南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②江南多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种植,茶树、柑橘、甘蔗等经济作物易于种植。 ③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主要是人为的烧荒滥垦造成的,结果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面积减少。同时使黄河因淤积而经常泛滥,不适宜于农业的发展。 ⑷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③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⑸我国古代人口政策及其教训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我国整个古代都处于第一代生产力,人的体力成为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①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②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③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让我们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学习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一)原始农业: 1、生产工具: 。 2、耕作方法: 。 3、农作物: 。 4、生活方式: 。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水稻、粟 经常迁徙 水稻和粟 刀耕火种 半坡氏族的石器 (二)商周时期: 1、生产工具: 。 2、耕作方法: 。 3、农作物: 。 4、生活方式: 。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青铜农具,耒耜,石锄、石犁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杂草沤肥,治虫灭害 粟、稻、黍、稷、麦、桑、麻 定居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三)早期农业特点: 【历史纵横】 中国的原始农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比较,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中南美洲以种植玉米为主。蓄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而西亚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中南美洲则饲养羊驼。 你发现早期农业发展有怎样的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春秋战国时 期,人们开始使 用 和 。 (一)生产工具的发展: 铁农具 牛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生产工具的发展: 2、西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GB21345 - 2024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实施指南.pptx VIP
-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VIP
- 气流干燥器设计说明书.doc VIP
- 《电子商务基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桶装水项目质量管理方案.docx VIP
-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收放方法、集运箱和车辆.pdf VIP
- 压力管道壁厚及开孔补强计算.xls VIP
- 四五级拼音版 (20220824修订).pdf VIP
- 幼儿园区域留痕培训.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英语试题)676.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