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体系构建 ;汇报提纲;一、学校背景;;面对煤炭行业和“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建设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信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了“信息工程”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以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的团队综合设计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与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通过近年的建设,实现了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2003年获首批“江苏省特色专业”,2010年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江苏省重点专业类”。
本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就业形势逐年提升,已经成为我校新生报考热门专业,录取分数名列学校各专业前列。;;;;;;“通信电子电路”专题讨论课;建设包括教材、参考书、实验指导、微课库、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系列课程群立体化教材资源,为课程群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课程群教学网站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其中基本资源涵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的基本信息、演示文稿、课程教学的全程视频录像、课程各章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知识点、教学辅导、参考资料等。
“通信电子电路”和“通信原理”网络课件分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二等奖”;
“数字信号处理网络教学系统”和“《信号与线性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分别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
本课程群教学网站也为全国其他高校师生提供学习方便,得到校内外好评。 ;三、建设措施;与南京润众联合开发第3代“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2010年获第二届全国高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优秀成果奖。
和东南大学等联合研制“软件无线电综合实验箱”,同时兼顾和满足通信课程群多门课“单门课程实验-课程群系统综合设计-课外参与科研课题”的实验、实践需求,实现多门课程不同层次实验、实践和科研训练环节都在一个实验环境和平台上进行,有利于实验实践科研训练的连贯性和一体化。;争取到了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鑫软图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投入资金约280万元,组建了“安全生产物联网实验室”和“宽带无线集群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为学生科研实践、教师学科研究提供产学研平台。
结合教师科研与学生毕业设计,特别是针对获得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大四学生,组建科研创新小组,形成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传帮带的科研团队,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完成对一个科研项目的“设计、加工、实验、分析”的全过程实践。;四、特色专业建设成效与推广 ;伴随着信息工程专业跨越式发展,培养形成了一支一流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
2011年“电气信息类基础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1年获得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多人荣获省教学名师、“333”人才等省、市、校级荣誉称号。
促进学科发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从弱势学科,发展成为一级博士点学科,并获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资格,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26名,在江苏省同类学科中排名第3。;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通信电子电路”在爱课堂网站上示范推广,主教材在全国100多所学校广泛使用。《通信电子电路立体化教材》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江苏省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主教材(江苏省重点教材)在全国40多所高校广泛使用,并多次受邀在全国研修会议上报告交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