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欣赏诗“情”画“意”》
主讲:黄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吴晓珍
一、知识点概述
我们学习了“对话的形式与提示语”,弄清了对话的四种形式,知道如何使用提示语。当然,要把话说好,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决不是通过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里又有一个笑话与同学们分享。从前,有个叫憨大的人请客,本来请的是四位客人,可是左等右等好不容易来了三位客人,于是他对着三位客人说:“哎,等了老半天,该来的还没来。”他说的是什么话呀,难道来了的客人是不该来的吗?于是,其中的一位客人生气地起身就走了。看着那位离去的客人,憨大又说了一句:“哎,不该走的又走了。”这话说得真差劲,叫客人怎么坐得住呢?是不是说还没走的才是该走的呢?其中的一位客人气愤地摔门而去。眼睁睁地看着只剩下的一位客人,憨大发起了牢骚:“你看,我又不是说他们的!”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他们的,是说我的呀!真不像话!脾气再好的客人也生气了,悻悻地离开了憨大的家。大家想想看,这憨大真不会说话,把所有的客人都得罪光了。看来想把话说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们可得从中吸取教训啊!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欣赏诗‘情’画‘意’”,主要谈谈学习古诗的问题。
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画。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首唐代诗圣杜甫的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同学们看见了吗?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在江畔的小径上独自漫步。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得弯下了腰。嬉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又是那么婉转动人。“花枝繁茂、蝶舞莺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多美的春景图啊!
一首古诗又抒发了一份情。
上面的这首《江畔独步寻花》不正是诗人杜甫热爱和平宁静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诗歌尤其是流传千古的古代诗歌,以它精练的语言,使情景交融,给我们描绘着诗“情”画“意”。它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是精神的洗礼。在诗“情”画“意”中漫步,能让我们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认识社会;能使我们的感情不断细腻,想像更加丰富,谈吐日益高雅;能使我们的境界越来越崇高,人格越来越健全,精神越来越和谐。让我们多朗读、多背诵一些好诗吧!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每当我们步入祖国的诗歌艺术之林时,总会有目不暇接之感。我国古代的诗歌,浩如烟海;“五四”以来的新诗,灿若繁星;名人名家的诗作,汗牛充栋;民间流传的歌谣,不计其数。早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相传就是由孔子选编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们一般所说的诗歌,是对古诗、现代诗、民歌等等的总称。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想象,这就在于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如音乐的旋律,是很难用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的,但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人却能借助人们曾经听到过的声音来唤起读者的听觉经验和想象。你听:“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通过繁密的急雨、幽静的私语、错杂清脆的珠玉声、幽咽的流泉、铁骑的杂沓以及刀鸣、枪击、帛裂之声,逼真而传神地描绘了优美动听的乐曲,读者仿佛清晰地听到了一首完整的琵琶曲,心情也随着那多变的旋律而起伏。假若不用那一连串奇妙的比喻,就不可能达到如此动人的艺术效果。
诗言志,一首好的诗歌必然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所以有“愤怒出诗人”之说。如我国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他自幼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壮志,至86岁临终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一生写诗60年,写了一万余首慷慨激昂、爱国忧民的诗篇,诗人的绝笔诗《示儿》,唱出了最终悲壮的一曲,表达了至死不衰的爱国激情。
诗歌还特别讲究炼字,因为只有精心锤炼的语言,才能准确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强烈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境界,古人写诗真可谓“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中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作者就是在反复斟酌而放弃了“到”、“过”、“入”、“满”等词后才选用的,一个“绿”字实在是用活了。还有如唐代的贾岛,甚至被称为“苦吟诗人”。
正由于讲究诗句的炼字,古今就出现不少的“一字师”甚至“半字师”。相传清代有位才女写了一首咏蓝菊的诗,诗中有这样两句:
“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
文人龚炜在几位朋友面前评论说:“这两句诗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别有诗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