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货币银行学案例集
李元初 整理
湖南工业大学财会学院
2006年9月
案 例 一
案例:美日货币层次的划分
美国:
货币供应量分为Ml、M2和M3三个层次。
MI=流通中现金+支票账户存款+旅行支票;
M2=M1+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互助基金存款;
M3=M2+货币市场基金存款+CDs+回购协议+欧洲美元。
日本:
货币供应量分为M1、M2+CDs、M3+CDs三个层次,另编制广义流动性。
MI=流通中现金+非金融机构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CDs;
M3=M2+CDs+邮政储蓄存款+劳动信贷协会以及农业合作社存款。
L=M3+CDs+信托投资性存款+金融机构签发的商业票据+回购协议+国外政府在日本发行的债券。
问题:我国与美日货币层次划分的差异及原因是什么?
解答要点:
1.? 我国目前货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它存款
2.我国单独设置了流通中现金M0指标,而美日是没有这个指标的,我国设置M0的主要原因
是我国金融业还处在发展阶段,信用制度还不发达,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中所占的比重超过30%,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因此现金发行的多少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很大,超过经济增长的现金发行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物价的上涨。
3.美国和日本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比我国划分得细一些,每个层次包含的内容多一些。主要是因
其金融制度发达,金融产品丰富,信用工具的种类多、复杂。
案 例 二
案例: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除了1985、1988、1994这3年以外,我国的M2与GDP的比例一直在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30%上升到2000年的151%。其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2000年我国的这一比例,既高于美国(50%)、日本(126%),英国(105%)等发达国家,也高于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比如韩国(68%)、巴西(39%)和新加坡(121%)。
表:中国M2占GDP的比重 单位:亿元;%
年份
M2
绝对额
GDP
绝对额
M2/GDP
M2
增长率
GDP
增长率
物价
上涨率
1978
1070.0
3624.1
30
0
0
0
1979
1350.3
4038.2
33
26
7.6
2
1980
1721.3
4517.8
38
27.5
7.8
6
1981
2231.6
4862.4
46
29.6
5.2
2.4
1982
2670.9
5294.7
50
19.7
9.1
1.9
1983
3190.6
5934.5
54
17.2
10.9
1.5
1984
4440.2
7171.0
62
39.2
15.2
2.8
1985
5196.6
8964.4
58
17.0
13.5
8.8
1986
6721.0
10202.2
66
29.3
8.8
6.0
1987
8349.9
11962.5
70
24.2
11.6
7.3
1988
10099.6
14928.3
68
21.0
11.3
18.5
1989
11949.6
16909.2
71
18.3
4.1
17.8
1990
15293.4
18547.9
82
28.0
3.8
2.1
1991
19349.9
21617.8
90
26.5
9.2
2.9
1992
25402.7
26638.1
95
31.3
14.2
5.4
1993
34879.8
34634.4
101
37.3
13.5
13.3
1994
46923.5
46759.4
100
34.5
12.6
21.7
1995
60749.5
58478.1
104
29.5
10.5
14.8
1996
76094.9
67884.6
112
25.3
9.6
6.1
1997
90995.3
74462.6
122
17.3
8.8
0.8
1998
104498.5
78345.2
133
15.3
7.8
-2.6
1999
119897.9
81910.9
146
14.7
7.1
-3
2000
134610.3
89404.0
151
12.3
8.0
0.4
2001
153994.2
96556.3
159
14.4
7.3
0.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卷)、《中国人民统计季报》各期、《中国人民银行年报各期》
问题:中国M2与GDP的比例为什么位居世界前列?
?
解答:
1、M2/GDP的水平反映的是规模变量(国民收入水平)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它表达的是货币需求与规模变量的函数关系。一国(地区)M2/G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