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课件 (1)121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作者——王维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wǎng)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被尊称为”诗佛”,代表作有《终南山》《使至塞上》等。王维山水诗的基本特点: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题目解释 终南:即终南山,王维早年虔诚修习禅宗北禅宗,中年后受南宗禅的影响,过着焚香打坐的禅修生活。其诗蕴含禅趣与空静之美。曾在此隐居。 别业:即别墅。终南别业就是辋川别业,王维的庄园。 初步了解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注释记忆赛 中岁:中年。    道:这里指佛理。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边缘,旁边,边境; 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见。    叟: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诗句翻译 过了中年,很喜欢修道养性,因此在晚年时就迁居到终南山脚下。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出游。这种乐趣,也只有自己知道。胜事,即乐事。是什么乐趣呢?例如:沿着溪流散步,一直到泉水尽处,坐在石上看山中云起。或者偶然在树林中遇到一二老年人,在一起谈谈笑笑,忘记了回家。 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 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 。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蕴含绝处逢生、困顿时再待良机之理,常常被用来鼓励受挫折的人们要豁达洒脱。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首联:中岁颇好(hào)道,晚家南山陲。 首联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 颔联赏析 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赏析:这两句概括山居得到的乐趣。“兴来每独往”一句,写出诗人每每勃勃兴致,自得其乐;而“盛世空自知”一句,则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只身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独来独往有自得之乐,但或者也还有些许的寂寞悲哀。满山的美景,却只有一人欣赏,连这山也难免会感到寂寞吧,更何况独行山中的人呢。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心头掠过一丝波澜。然而,这一切又有何妨?继续前行,诗人很快就恢复了宁静。 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赏析: 两句则具体描绘“自知”之“胜事”。“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是退身而返,还是继续寻求新路?诗人没有犹豫,他只是索性就地坐下,恰好看见闲云由山中悠悠升起。从艺术上看,这两句诗可谓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宋代《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此二句也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颈联赏析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